来日绮窗桂,开芳已满丛。
如何攀折处,犹未达秋风。
注释:
- 绮窗:华美的窗户。
- 开芳已满丛:花朵盛开已经布满了花丛。
- 如何攀折处:如何去攀折这些花朵呢?
- 犹未达秋风:还未抵达秋天的风。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侄儿的,表达了对侄儿的关怀和期望。诗人希望侄儿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浪费光阴。同时,诗人也提醒侄儿要关注自然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更迭。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来日绮窗桂,开芳已满丛。
如何攀折处,犹未达秋风。
注释:
诗句如下: 江上吊屈庙 其二 去国情如昨,怀归复几时。 皇天难具问,公子敢言思。 风雨湘灵泣,鱼龙梦泽悲。 九歌君不见,空自撷江蓠。 译文: 回想起过去的国家,怀念故乡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面对无情的皇天,我不禁感到无助和困惑。 在这片被风雨洗礼过的土地上,湘灵们默默地哭泣,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悲哀和痛苦,而那些曾经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鱼龙也似乎在梦中哀叹。 尽管我试图用《九歌》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春日边思 劳歌倦行迈,长路改年华。 野冻冰胶岸,风鸣马喷沙。 夕烽标汉垒,宵月惨胡笳。 谁念穷边戍,春来不见家。 译文: 疲惫的歌声在长路上回荡,漫长的旅程改变了我的年华。 荒野中的河水冰冻得像是粘在岸边一样,风吹过,马儿嘶鸣着扬起尘土。 夕阳下烽火在汉朝的边界上高高矗立,夜晚月光下悲凄的胡笳声让人心伤。 谁能想到在这边疆之地,我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家乡的亲人? 注释: 1. 劳歌:劳累之歌 2
【注释】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六:这是组诗中的一首,是和同辈的四兄一起咏梅并寄给七弟的作品。七弟即李白的堂弟。此诗描写梅树在寒风中傲骨凌霜、高洁不屈的精神,借咏梅以喻七弟。 闲来梅树下:闲暇之时,来到梅花树下。 爱此岁寒花:喜爱这在寒冬里盛开的花。岁寒,指寒冬。花,梅花,因开得早,所以叫“早梅”。 何处堪留赏:什么地方可以欣赏呢? 瑶台即我家:瑶台,神仙所居之处。这里指梅花,暗喻七弟(李白)。
【注释】 南还潞河玩月 其二:指诗人自洛阳回到潞河后,于中秋夜在潞河边赏月的情景。 轮生云不碍:云朵像车轮一样旋转。 弦上桂还侵:月亮倒影在如琴弦般的水中。 披雾光逾皎,临河影讵沉:月光穿透云雾更加明亮,月光映照在河面也显得不那么深重。 望回霄汉迥,看去海门深:抬头看天空与银河相隔遥远,看海门时觉得它深邃幽远。 别有南飞鹊,徘徊绕上林:另有一群南飞的喜鹊,在树林中盘旋飞翔。 【赏析】
【注释】 1. 自予:从我。予,第一人称代词。 2. 出京:离开京城(洛阳)。国:指京城。 3. 迢递:遥远。 4. 客路:旅途。厌水:厌倦水。 5. 丘园:山野的园林。寄:寄托或安置。薜萝:薜荔,一种植物,可编织成席子。 6. 枫林:泛指红树林。青岸合:岸边青草与枫树相接。 7. 桂浦:桂木丛生的河滩,即桂江之滨。 8. 试问长堤草:试着问一问那护城河堤上的草地。长堤:长河堤岸。 9.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新制齐纨扇,画作楚皋兰”:描述了一把新制的齐地(今山东地区)出产的细薄丝绢制成的扇子,上面绘制的是楚国(古代国名,位于今天中国长江中游以南地区)的兰花图案。 - 注释:齐纨扇 - 指一种质地轻薄、制作精良的扇子。楚皋兰 - 用楚地产的兰花作为图案,象征高洁。 2. “叶叶幽闺性,花花彼美看”:描绘了扇面上的兰花叶片和花瓣,象征着闺房中的幽静美丽。 - 注释:幽闺性 -
【注释】 泛舟:泛舟,即泛舟游览。汀洲:水中平地。暑气微:炎热的暑气渐消。烟艇:指船上的炊烟袅袅升起。晴晖:晴朗的阳光。鱼拨菱花动:形容鱼儿游动时,把荷花拨得左右摆动,仿佛在逗弄它们。鸥冲桂桨飞:形容大雁飞翔时,翅膀拍击水面,如同桂树枝叶摇曳。下溪逢浣女:在下河中游船相遇洗衣的姑娘。面水缉荷衣:在水上一边洗着衣服,一边梳理衣服。相问:相互询问。郎今何处归:现在你在哪里回家。 【赏析】
【注释】 江上吊屈庙其一:楚臣,指屈原。楚国的大臣,因为被排挤、流放而投汩罗江而死。 遗庙:屈原的祠堂。 碧云:即碧云寺。湘浦,指湘江。屈原《九歌》有《湘君》、《湘夫人》等篇,所以湘水又名沅湘,是屈原的故乡。 洞湖:即深潭,在今湖南洞庭湖中。 魂去招何处?遥知枫树林:指屈原死后魂魄飘散无处,只能远远地在枫林中寻找。 【赏析】 此诗为悼念屈原之作,全诗以“吊屈”、“吊屈庙”为题,一吊屈子,一祭其祠
【注释】 又咏扇上画兰花:又,再次;咏,吟咏。扇,一种用竹、木等制成、可扇风的器具;上,在……之上。画兰花,指扇面上有兰花图样。 美人怀藻思,碧草寄幽情:美人,指所咏之人。藻思,比喻文思,这里是指兰花的清香。碧草,比喻兰花。幽情,指兰花给人的感受。 露叶迎香发,风枝任兴生:露叶,即“露华”。迎香发,指兰花迎着清晨的露珠散发出阵阵清香。风枝任兴生,指风吹动着兰花枝条,任凭其自然生长。 相怜春畹暮
南还潞河玩月 其一 【注释】:潞河:流经北京的一条大运河。堤:河岸。 【赏析】:首联写在潞河边上的月光,清景令人忆起皇州。颔联写诗人的心随明月的车轮转动而转动,月光照耀着万里河流。颈联写辞别北渚花影,帆影溯南洲。尾联写独自登上江楼望月而愁。 译文: 潞河边上月光皎洁,让人想起皇家的州城。 我的心随着孤轮旋转,看着月光照亮千里河。 辞别北渚的花影和帆影,逆水而上抵达南边的洲城。
【注释】: 劲节:刚强而有韧性的竹子,比喻有骨气、有志向的人。含龙箨:包着笋壳。比喻才德高洁,不与俗人同流合污。 孤标:特出的仪表或品格。凤池:凤凰池,古代帝王的御用水池,比喻朝廷。最宜:最适合。风月夜:风和月明的夜晚。不遣:不让。 【赏析】: 首句“劲节含龙箨”点题,以竹自比;次句“孤标出凤池”,以竹喻己。诗人以竹的刚直和高尚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作者傲岸不阿、不随世俗的高尚品格。 颔联写竹的高洁
注释:江南是云和水的地方,蓟北是冰霜之地。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颗坚韧的心,不会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改变自己。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江南的水乡和蓟北的冰霜之地,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两地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被外界所动摇。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注释】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的人。移孤干:移种于孤根上,即移植。惠:施恩。数竿:几根竹竿。今夕:今天晚上。 译文: 处士把孤干的竹子移植到荒馆,高僧给它们施了恩惠。 清风与明月相和,今晚是清闲的官家。 赏析: 首联写诗人移植孤干的竹子,以孤干之高洁象征处士的高洁;移孤干于荒馆,以孤干之高而自喻,以高洁自许。颈联写高僧对竹子的恩惠,用“惠”字,既写出僧人的慈悲之心,又暗含着诗人感激之情
注释:阮家有个贤能的叔父,他学习孔子更尊崇庄周。 礼仪法度很宽松(不严格),所以风流倜傥少了一些狂放之气。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通过赞美侄儿阮籍的学识和品行,来表达作者对其的赞赏之情。首句以“阮家有贤叔”起兴,点明侄儿阮籍的贤能;颔联则进一步描绘其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风貌;颈联则赞美其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敢于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尾联则以“少狂”二字,表达了对侄儿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简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中重要信息,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诗歌内容。 此题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鉴赏,赏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昔时赌墅客,今日竹林人”意思是说过去在赌场里做客人,今天却成为了竹林中的隐士。“不待罗囊解,吾知小阮贫。”意思是不需要解开口袋来验证,我就知道阮咸是个贫穷的人
注释: 有客人从南方来,听说是你认识的。 你竟然没有寄给我一个字的信,又怎么会知道我在想念你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乡怀人的小诗。首句“有客从南来”,交代了思乡的客人。二句“闻是尔相识”是说,他听到你是我的亲人而倍感亲切。三四句“曾无一字书,安知我心忆”则是诗人对侄儿的深情呼唤,表达了自己对侄儿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侄儿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