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临淇水,闾阎尚古风。
但闻歌枣下,不见咏桑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解读诗句,最后进行赏析。注意本题要求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将诗句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人卫临淇水,闾阎尚古风”一句中,“人”指代诗人自己,“卫临淇水”是指诗人经过卫国的城郊,“闾阎”是指民间百姓,“尚古风”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依然保持古代的风格。“但闻歌枣下,不见咏桑中”一句中,“但闻歌”是指听到歌声;“不见咏”是指看见吟诵诗篇的人却不见他咏诵诗篇;“枣下”“桑中”分别指的是树下、桑间。

【答案】

译文:我来到卫国城郊外,看到民居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生活习俗。只听到有人在树下唱着歌曲,却没有人在桑间吟诵诗篇。注释:卫:指卫国。卫水,卫河支流,今称漳河。淇水:指淇河。卫水经淇入海。卫国:战国时为韩地,后属韩、赵、魏三国。卫水:卫河。卫国:春秋战国时为卫地,后属卫、宋两国。临:到……边远地区去。闾阎:里巷门第。尚古风:还保持着古代风俗。但闻:只能听到。但:只。歌:唱歌。下:树下。不见:看不见。咏:吟诵。桑间:《诗经·卫风》中的一首佚诗,写男女幽会之事。《毛传》:“《桑中》,刺上之淫也。”见《论语·阳货》:“郑人有吾家者,好牧羊。全其羊,爱其羔,善保而重迁之。”孔子曰:“恶乎其类?惟斯人为甚矣!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羊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护别人的羊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