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财赋窟,但富商与贾。
笙歌满画船,谁识运丁苦。
【注释】
《舟行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前半首写清源的繁荣,后半首写清源的萧条,表现了诗人对清源繁华后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同情。
清源: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
财赋窟:指清源地区是富庶之地,是税收的宝地,犹如藏金宝穴。
但:只是。
笙歌满画船:形容清源繁华时的景象,船上奏着笙箫乐器,载歌载舞。
丁:壮年男子。苦:辛苦。
【赏析】
《舟行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以清源县的盛衰为背景,描写了清源县由繁盛到衰落的过程。清源县是唐朝的一个富裕地方,它地处长江下游,是商业和交通的要冲。诗人在诗中用“但”字表示转折,意思是说,虽然这里曾经十分繁华,可是如今已经荒凉了。
第一、二句写“清源”,点出地点;第三、四句从繁华写到萧条。“但”字起头,表示转折,说明虽然曾经繁华,可是现在却已荒凉冷落了。
“笙歌满画船,谁识运丁苦”。这里用典。笙歌满画船,形容清源县当时繁华景象,笙歌满船,歌声不断,人们载歌载舞,生活无忧,一派太平盛世。然而好景不长,运丁们却饱受苦难。这里的“运丁”是指那些在漕河上运送粮食、布匹、丝绸等物资的船工和纤夫,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清源的繁荣与衰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清源县由繁华到衰落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源县由繁荣到衰落的过程,展示了社会变迁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