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清溪到几峰,峰头精舍有云封。
功名不爱通侯赏,乞得闲身伴赤松。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表明诗人感情的词或句子,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观点加以理解;最后还应联系作者创作此诗的背景和作品所处的背景,甚至作者生平及创作此诗的寓意来分析、理解。
“行尽清溪到几峰”一句中的“几”是虚数,意思是山中的道路很长,一直延伸到几座山峰,这一句写出了路途之遥远和山势之高峻。“峰头精舍有云封”,写到了山顶上有个茅屋,四周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精舍”,指寺庙。“封”,即环绕。
“功名不爱通侯赏,乞得闲身伴赤松”。这句说:功名富贵并不受用。我宁愿像赤松子那样,不慕荣利,追求闲适的生活。“通侯”,古诸侯的爵位名,此处泛指显贵。“赤松子”,传说为周灵王太子晋化身,因采食松叶而长寿,后成为神仙,这里借指隐士。“求闲身”,求的是闲逸自在的生活。
赏析:“此篇以咏道者自比,言其志趣高远。”(黄生《唐诗摘钞》)诗人在山中修行多年,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决心抛弃功名利禄,隐居山林,与世无争。这是诗人的理想化的生活境界,也是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但这种理想境界并非人人可以企及,也不是人人都能为之舍弃一切的,所以诗人在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之后,又发出感慨:“功名不爱通侯赏,乞得闲身伴赤松。”“功名”在这里指世俗名利,“通候”指朝廷大臣的封赐和俸禄。“乞得”意为请求。“闲身”指悠闲自在的生活。“伴赤松”,意谓与赤松子一起享受那种超然物外的自由生活。“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隐士的代称。
【答案】
行尽清溪到几峰,
峰头精舍有云封。
功名不爱通侯赏,
乞得闲身伴赤松。(译文)
【注解】“行尽”“几峰”句,意思是:走过了长长的清溪,直到几座山峰的脚下。“峰头”,指高峰之上,“精舍”,指庙宇。“云封”,即被云雾所包围、遮掩,形象地表现出山巅之高峻。“功名”,这里指的是世俗名利。“通侯”,指朝廷大臣的封赐和俸禄。“乞得”,请求。“闲身”,“闲”是悠闲的意思,“身”即身心。“赤松”,传说为西王母所化的神人,常乘赤虎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