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传闻有赐酺,醵钱相就醉枌榆。
诏书又报天南下,不是宽租是索租。

【注释】

(1)海内传闻:指天下各地。

(2)有赐酺:有赏赐的宴会。

(3)醵钱:聚钱,即凑钱。

(4)枌榆:树名,这里借指乡村。

(5)诏书:皇帝的命令。

(6)天南:指京城所在地。

(7)下:降,降临。

(8)索租:征收租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假托诗人身份,用诙谐的笔调写诗,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情绪。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幽默感。

“海内传闻有赐酺”,开首两句点明主旨,说明本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说朝廷举行酒宴,向百姓施舍财物。“海内传闻”四字,概括了当时社会风气。在唐王朝统治下,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连年灾荒,官府还常常派兵去搜刮百姓,使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朝廷举行的赏赐宴会,不过是给老百姓一点好处而已。“有赐酺”三字,把人民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醵钱相就醉枌榆”,这是说人们聚在一起欢聚一堂,尽情地饮酒作乐。“枌榆”是指乡村,这里用来代指民间,因为“榆”与“余”(剩余)音近义通,所以“榆”也成了“余”的代名词。这句诗表面看来是在描写一幅幅热闹非凡的场面,实际上却是在讥讽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他们不关心民生疾苦,只是一味地搜刮民财。

“诏书又报天南下,不是宽租是索租。”这两句诗是说朝廷又颁布诏书,宣布要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天南”指的是京城所在的南方,这里借指朝廷。“索租”即征收租税,也就是加重赋税,以增加政府收入。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是朝廷要减轻百姓负担,实际上是在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虚伪面目。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人民的死活,只是装出一副关心民生的样子来骗取民心罢了。因此,当朝廷发布新诏书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将诏书中的内容歪曲或篡改一番,然后再加以推行。

这首小诗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讽刺画卷。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怒之情。全篇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幽默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