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丽高隅,流光照我堂。
临堂理妙曲,哀怨断人肠。
妙曲何所怨,怨此天一方。
同心与我言,蔼若春兰芳。
如何久离居,使我重感伤。
王睢不匹处,玄燕必双翔。
朝出国门望,至夕犹彷徨。
往往飞花处,为君停玉觞。
红颜难久恃,春华不再扬。
愿君重明信,无使两情忘。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与相思的杂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高高的天边,面对远方的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人深深的牵挂和不舍之情。
首句“白日丽高隅,流光照我堂。”描绘了诗人在高高的天边上,看着太阳光照耀着家乡的房屋,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这一句通过“白日”和“流照”两个词语,表现了阳光的强烈和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临堂理妙曲,哀怨断人肠。”描述了诗人站在家乡的屋前,聆听着家中的美妙音乐,心中充满了哀愁。这里的“妙曲”指的是家中的音乐,而“哀怨”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三句“妙曲何所怨?怨此天一方。”进一步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用“何所怨”来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无法改变的现状。
第四句“同心与我言,蔼若春兰芳。”则转向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希望与家人同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就像春天的兰花一样芬芳四溢。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依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如何久离居,使我重感伤。”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分离的无奈和悲伤。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未能回家而产生的伤感情绪。
第五句“王睢不匹处,玄燕必双翔。”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这里,“王睢”和“玄燕”都是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代表了家乡和亲人。诗人用“不匹处”和“双翔”来形容家乡和亲人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第七句“朝出国门望,至夕犹彷徨。”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家乡,夜晚归来时仍感到迷茫和不安的心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最后两句“往往飞花处,为君停玉觞。红颜难久恃,春华不再扬。愿君重明信,无使两情忘。”则是诗人对爱情的深情告白。在这里,诗人用飞花比喻爱情的短暂和易逝,用玉觞比喻珍贵的爱情。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以及对爱人的深深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情感纽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情感体验。同时,诗人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