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日夕望江树,仿佛见𤀌川。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三家兄平明发舟归𤀌川别后寄此”: 描述了兄长即将出发去往𤀌川,而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同时寄予了对未来相见的期待。

  •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景,小船在石门内静静地划行,水面上飘着几缕孤单的烟雾。

  • “日夕望江树,仿佛见𤀌川”:随着太阳西下,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远方的树梢,似乎能隐约看到𤀌川的景色。

  •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描述了两种鸟类——原上的鹡鸰和沙中的大雁——它们虽然栖息在不同的地方,但通过一水相连显得距离并不遥远。这象征着尽管环境或生活背景不同,人们之间的情感和联系可以跨越地理界限。

  • “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描述了孩子们早早地攀登岩石等待摘取桂花,而自己则独自怀念着云松(可能指某种高耸的树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向往。

  •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分别后各自经历的生活的感慨。尽管他们身处不同的方向(东西南北),但十年来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迷茫(漂泊)。这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个人经历的多样性。

  • “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清晨送别友人返回家中,傍晚时分思念家乡不禁泪湿衣巾,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画面,并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未来的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