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超然胸次远,境胜畅幽栖。
寄题清高亭
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超然胸次远,境胜畅幽栖。
【注释】
- 清高:指高洁、清静。
- 浊:指污秽。
- 齐:等同。
- 爽:明亮的样子。
- 千嶂:形容崇山连绵不绝,重重叠叠。
- 汲水瓢:用瓢汲取泉水喝。
- 杖:手杖。跻(jī):登攀。
- 超然:超越世俗的意趣。
- 胸次:心胸。
- 幽栖:幽静的居处。
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超然胸次远,境胜畅幽栖。
寄题清高亭
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超然胸次远,境胜畅幽栖。
【注释】
诗句释义: 海道人多变,高邮使不还。 - 海道:指从海上的交通要道,这里指代海上的商旅。 - 人多变:形容人心难以预测,变化无常。 - 高邮使: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是指负责高邮地区的官员。 - 不还:没有回来,指官员未能完成使命。 招安须爵禄,恩德重丘山。 - 招安:古时候的一种政策,通过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利益来安抚叛乱或反抗者。 - 爵禄:古代的官衔与俸禄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其四 明陶安诗作,展现官军与民生之苦乐 在明代的诗歌艺术宝库中,诗人陶安的作品《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四》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还深刻揭示了民生问题和军事征伐带来的矛盾与困扰。 首句“郡境多供给”描述了官府对地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古代,政府机构庞大且频繁,对物资的需求极大。这不仅反映了官员阶层的权力集中和对资源的需求
【注释】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二:诗题,即“书事五首”中的第二首。次:第二。 戈船明粉黛:用“戈船”,暗指军队;“粉黛”,女子的化妆。形容军中妇女。 羽檄:古代用于传达军情的竹简或羽毛写的文书。 苗卒(zú):指少数民族士兵。藏深邑:躲藏在偏僻的地方。 彭营:军营。掠近村:抢掠邻近村庄。 锦绫裁裤窄:形容战乱中,百姓生活困苦,只能穿粗布做的衣服。 银镪(qiàng):古时钱币,这里泛指金银财宝。
【诗句解析】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三:这首诗是第五次在郡中作的诗,用郡侯的韵。 1. 古昔兵农一,方今此法成:古时军队和农民合一,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形成。 2. 忠勤争禦侮,字牧必留情:忠于勤勉,争先防御外侮,治理民众必须尽心。 3. 牛酒行郊劳,熊罴听鼓鸣:牛酒犒赏在郊外辛勤劳作的人们,熊罴聆听鼓声。 4. 倘非明纪律,未见有功程:如果不是明确纪律,就不能看到功业的进程。 【译文】
耕桑田野近,戎马路途长。 有职居危地,无心入醉乡。 良民新习战,役户重遭伤。 正待汾阳辈,功庸辅李唐。 注释: - 耕作和耕种是农业的基本活动,而田野则是这些活动的场所。 - 戎马是指战争中的骑兵,路途则指的是他们行军的道路。 - 有职是指有职责或官职的人,他们可能因战争或其他原因被迫居住在危险的地方。 - 无心是指没有心思或意愿去享受生活,而醉乡则是一个让人忘记现实,沉醉其中的地方。 -
【注释】 治功思渤海:治理郡县的工作要像渤海那样伟大。 文气:文章的气势。 架插牙签轴,家藏玉玺书:“架上插着牙签轴的卷轴,家中收藏着玉玺书。”玉玺,古代帝王的信符,此处指皇帝的命令。 有恩施郡邑:给郡县人民带来恩惠。 无暇问田庐:没有功夫去打听百姓的生活情况。 武备新严整:军事防备重新加强整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收到大本监郡的诗歌后作答的一首和诗。首联“治功思渤海
幽居无限好,梦不到琼林。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幽居中所感受到的美好和宁静。"无限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极度赞美和珍惜,"梦不到琼林"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生活与现实的隔离,无法通过梦境去实现。 菜甲珊瑚脆,松根琥珀深。 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幽居中自然景观的美丽。"菜甲珊瑚脆"中的"菜甲"指的是蔬菜的嫩叶,用来形容其新鲜、嫩绿;"珊瑚"则形容这些蔬菜如同珊瑚般美丽多彩
注释: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译文: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对人才的欣赏。他用“哦诗得自如”来表示他的诗歌创作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任何压力和拘束
【注释】 幽居:隐居。九次:指隐居生活的次数。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前四句写隐居之乐,后四句抒发不慕荣利的思想。全诗格调高洁,情调宁静。 “幽居无限好,猿鸟语高林。”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心境,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在诗人看来,幽居的生活是美好的,它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霜螯肥斫玉,腊酒满浮金。 对景皆成乐,逍遥物外心。 释义: 1.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注释:幽居,指隐居的地方;托兴,寄托兴致;云林,指高远的山林。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注释:兰气,指兰花的香气;山轩,指山峰之巅的亭台;槐阴,指槐树的阴影;石径,指石头铺成的小路。 赏析
题刘履道行卷 分得梅溪派,湖皋润泽深。 藜烟照书閤,芹雨沐儒林。 白发寒毡梦,青山故国心。 园亭好花竹,几度望佳音。 注释与赏析: 分得梅溪派 - 分得:得到或获得之意。 - 梅溪派:可能指的是一种文学或艺术风格。 湖皋润泽深 - 湖皋:湖泊边的草地。 - 润泽深:滋养深厚。 藜烟照书閤 - 藜烟:藜草燃烧时的烟雾,常被用来象征清贫的生活。 - 书閤:书房或书斋。 芹雨沐儒林
【注释】 富春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山僧:指隐居于富春山的僧人。隐居:隐居不出世门。 林壑幽闲处,烟霞卜筑缘:山林树木清幽宁静的地方,云雾缭绕的山间,是僧人居住的缘分所在。 寸心空万虑,丈室现诸天:心中没有杂念,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丈室(即茅屋)中现出无数个天空。 香掬昙花露,清疏茗树泉:用双手捧起昙花的花露,喝着清淡的茶水从茶树上汲取的泉水。 冥飞逃世网,尚友子陵贤
【注释】 1、徐国宾:人名。 2、白衣:这里指没有做官的平民百姓,也指隐士。 3、座主:对师长或上级长官的敬称。 4、赤子:指百姓。 5、月露篇章:泛指诗文。月露,比喻清高脱俗。 6、雷霆号令新:指军政大事。 7、故人归旧隐:意谓友人回到故乡隐居。 8、频:多次的意思,此处为“不”之误。 【赏析】 《送䔍彦诚赴官绍兴并寄徐国宾二首》,作者王勃。这两首诗是送别之作,写于作者任沛王文学期间
诗句原文: 骢马出门早,天清霜满林。 译文注释版: 骑着骢马早早地走出家门,清晨的天空清澈如洗,满眼的霜花覆盖着树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早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骢马"一词通常指代骏马,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骑着一匹良驹,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天清霜满林"则形象地描绘了早晨霜气弥漫、林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解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元凯春秋癖”是说作者喜好春秋大义;“愚溪钴鉧游”是说诗人喜欢在愚溪游玩;“遗文照千古,之子逼前修”“别久思刮目,忧来独倚楼”是说朋友的遗文照耀千秋,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志向;“江雨雁声秋”是说诗人思念友人,听到秋雨淅淅沥沥、雁鸣声声,感到十分寂寞。 【答案】 译文:我喜爱春秋大义(或:我爱好春秋大义)
夜归 黄昏出华省,禁鼓起高城。 孀妇邻西泣,栖乌枝上惊。 一窗疏雨响,半夜薄寒生。 感客不成寐,凄风厩马鸣。 注释: - 华省:华丽的宫殿,这里指代朝廷。 - 禁鼓:皇宫中的鼓声。 - 孀妇:寡妇。 - 邻西:旁边的女子。 - 栖:栖息。 - 马鸣:战马的嘶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归途中所见所感的诗。诗人在黄昏时分离开华丽的宫殿,随着皇宫里的钟声,他来到了高高的城墙之下。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