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元晖旧隐居,忽看珠境现仙都。
池沤昼涌泉根活,岩木秋凋石骨臞。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
道人炼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
葆和观,位于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曾是元晖旧隐居,忽看珠境现仙都。
元晖,即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归隐于田园,自称为“五柳先生”。
他曾在葆和观隐居过一段时间。如今,这里又重现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池沤昼涌泉根活,岩木秋凋石骨臞。
池中水泡如同涌动的泉水,使泉根得以复苏;而山中的树木在秋天凋零时,也显得更加苍劲有力。
这些自然景观与道人的修炼成果相得益彰。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
栗壳是猴子们的栖息地,黄润饱满象征着它们的食物丰盛;松树巢穴则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仿佛是一只鹤正在哺养它的雏鸟。
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道人炼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
道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修炼之后,便将那珍贵的芙蓉鼎炼成了丹药。随后,又吹起了紫玉箫,让凤凰环绕着梧桐树翩翩起舞。
这些动作似乎寓意着道人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修行过程。
注释:
- 葆和观: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 元晖:即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归隐于田园。
- 珠境:形容葆和观周围景色如仙境一般美丽。
- 池沤:指水池中冒出的水泡。
- 泉根活:使泉水的源头重新得到活力。
- 岩木秋凋:形容山中树木在秋天凋零的样子。
- 石骨臞:形容岩石的形态瘦削有力。
- 栗壳黄腴:指猴子们用栗子壳作为栖息地,并享用其中的美食。
- 松巢碧冷:形容松树的洞穴给人清凉舒适的感觉。
- 鹤温雏:形容一只鹤在温暖的巢穴中照顾它的雏鸟。
- 道人:指葆和观中的道士。
- 芙蓉鼎:传说中的一种可以炼制丹药的鼎炉。
- 紫玉箫:古代的一种乐器,相传由凤凰鸣叫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葆和观的自然景观和道士的生活状态。首联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颔联以泉水、树木等自然元素为喻,赞美了道士的高尚品质;颈联则通过猴子、松树等动物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末联则通过道士炼丹的动作,展现了他们的神秘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