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一百二十里,川上化为弦诵林。
西塾青毡三阅岁,东篱黄菊独知心。
鹭车使者裁霜檄,凤阁铨曹传玉音。
我亦檀襟更清淡,喜看云骥骤骎骎。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去城一百二十里,川上化为弦诵林。
    注释:离开城市后有一百二十里的距离,沿途变成了一个充满读书声的森林。

  2. 西塾青毡三阅岁,东篱黄菊独知心。
    注释:在西侧的茅屋中(塾),已经过了三年,那里的老师就像青毡一样耐心地教导着;在东边的篱笆旁边,只有那黄色的菊花在秋天开放,而我却独自知道它们的心意。

  3. 鹭车使者裁霜檄,凤阁铨曹传玉音。
    注释:负责传递书信的使者用飞快的速度送来了紧急文件(霜檄),而在朝廷的高位上(凤阁),有公正无私的官员们正在传达圣旨(玉音)。

  4. 我亦檀襟更清淡,喜看云骥骤骎骎。
    注释:我也感到更加清闲,因为看到那些如同云雾中的骏马一般的才子们飞驰而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别故土、赴任东川山长时的感慨和期待。首联通过对比,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结束的宁静生活的回忆。颔联则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和尾联则转向外界的热闹和繁忙,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积极态度和对新环境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