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既望夜望月,云起天东如涌波。
坐久云间明月出,或占水旱果如何。
注释:
四月十六日晚上,月亮在云中出现。云层像涌出的波浪。我坐了很长时间,等到月亮出来,就想知道这会不会预示着水旱等自然灾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出云散时的所思所想。首句点明时间是四月十六日;第二句写望见的景色——天边出现了明月。第三句写诗人长时间地坐在云间看月亮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从云开见月联想到水旱灾害。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远。
四月既望夜望月,云起天东如涌波。
坐久云间明月出,或占水旱果如何。
注释:
四月十六日晚上,月亮在云中出现。云层像涌出的波浪。我坐了很长时间,等到月亮出来,就想知道这会不会预示着水旱等自然灾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出云散时的所思所想。首句点明时间是四月十六日;第二句写望见的景色——天边出现了明月。第三句写诗人长时间地坐在云间看月亮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从云开见月联想到水旱灾害。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远。
诗句释义: 海道人多变,高邮使不还。 - 海道:指从海上的交通要道,这里指代海上的商旅。 - 人多变:形容人心难以预测,变化无常。 - 高邮使: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是指负责高邮地区的官员。 - 不还:没有回来,指官员未能完成使命。 招安须爵禄,恩德重丘山。 - 招安:古时候的一种政策,通过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利益来安抚叛乱或反抗者。 - 爵禄:古代的官衔与俸禄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其四 明陶安诗作,展现官军与民生之苦乐 在明代的诗歌艺术宝库中,诗人陶安的作品《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四》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还深刻揭示了民生问题和军事征伐带来的矛盾与困扰。 首句“郡境多供给”描述了官府对地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古代,政府机构庞大且频繁,对物资的需求极大。这不仅反映了官员阶层的权力集中和对资源的需求
【注释】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二:诗题,即“书事五首”中的第二首。次:第二。 戈船明粉黛:用“戈船”,暗指军队;“粉黛”,女子的化妆。形容军中妇女。 羽檄:古代用于传达军情的竹简或羽毛写的文书。 苗卒(zú):指少数民族士兵。藏深邑:躲藏在偏僻的地方。 彭营:军营。掠近村:抢掠邻近村庄。 锦绫裁裤窄:形容战乱中,百姓生活困苦,只能穿粗布做的衣服。 银镪(qiàng):古时钱币,这里泛指金银财宝。
【诗句解析】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三:这首诗是第五次在郡中作的诗,用郡侯的韵。 1. 古昔兵农一,方今此法成:古时军队和农民合一,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形成。 2. 忠勤争禦侮,字牧必留情:忠于勤勉,争先防御外侮,治理民众必须尽心。 3. 牛酒行郊劳,熊罴听鼓鸣:牛酒犒赏在郊外辛勤劳作的人们,熊罴聆听鼓声。 4. 倘非明纪律,未见有功程:如果不是明确纪律,就不能看到功业的进程。 【译文】
耕桑田野近,戎马路途长。 有职居危地,无心入醉乡。 良民新习战,役户重遭伤。 正待汾阳辈,功庸辅李唐。 注释: - 耕作和耕种是农业的基本活动,而田野则是这些活动的场所。 - 戎马是指战争中的骑兵,路途则指的是他们行军的道路。 - 有职是指有职责或官职的人,他们可能因战争或其他原因被迫居住在危险的地方。 - 无心是指没有心思或意愿去享受生活,而醉乡则是一个让人忘记现实,沉醉其中的地方。 -
【注释】 治功思渤海:治理郡县的工作要像渤海那样伟大。 文气:文章的气势。 架插牙签轴,家藏玉玺书:“架上插着牙签轴的卷轴,家中收藏着玉玺书。”玉玺,古代帝王的信符,此处指皇帝的命令。 有恩施郡邑:给郡县人民带来恩惠。 无暇问田庐:没有功夫去打听百姓的生活情况。 武备新严整:军事防备重新加强整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收到大本监郡的诗歌后作答的一首和诗。首联“治功思渤海
幽居无限好,梦不到琼林。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幽居中所感受到的美好和宁静。"无限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极度赞美和珍惜,"梦不到琼林"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生活与现实的隔离,无法通过梦境去实现。 菜甲珊瑚脆,松根琥珀深。 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幽居中自然景观的美丽。"菜甲珊瑚脆"中的"菜甲"指的是蔬菜的嫩叶,用来形容其新鲜、嫩绿;"珊瑚"则形容这些蔬菜如同珊瑚般美丽多彩
注释: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译文: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对人才的欣赏。他用“哦诗得自如”来表示他的诗歌创作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任何压力和拘束
【注释】 幽居:隐居。九次:指隐居生活的次数。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前四句写隐居之乐,后四句抒发不慕荣利的思想。全诗格调高洁,情调宁静。 “幽居无限好,猿鸟语高林。”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心境,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在诗人看来,幽居的生活是美好的,它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霜螯肥斫玉,腊酒满浮金。 对景皆成乐,逍遥物外心。 释义: 1.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注释:幽居,指隐居的地方;托兴,寄托兴致;云林,指高远的山林。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注释:兰气,指兰花的香气;山轩,指山峰之巅的亭台;槐阴,指槐树的阴影;石径,指石头铺成的小路。 赏析
三月晦日 三月二十九天,雨声萧瑟送春归。 蔷薇花因愁损了红妆面,留恋东风未可违。 注释: 三月晦日:指三月二十九日,晦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萧瑟:风声凄厉的样子。 红妆面:本指女子化妆后的脸色,也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留恋:舍不得离去。 译文: 三月二十九天的晚上,雨声萧瑟地送走春天的归去。 蔷薇花因为春去而感到忧愁,使得本来艳丽的花朵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好像被雨打落一般,花瓣纷纷凋落
注释: 方晴又雨:刚刚晴朗,又下起雨来。比喻时运多变。 一夜星明朝复雨,近来晴意转艰难。 一夜之间星星闪烁,明天又下起了大雨,最近总是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困难。 青天白日寻常事,此际当为异样看。 在晴朗的日子里,一切事情都是平常的。但现在,这些平常的事情都变得不同寻常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运变化的感叹。诗人以星月变幻为喻,描绘了近期天气的变化无常,暗示着人生的不可知和命运的多难。同时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太守对农民的关爱,体现了古代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绕庭桑柘雨馀肥”:描述的是庭院中种植的桑树和柘树在雨水之后显得格外肥硕。这里的“肥”字描绘了桑树和柘树经过雨水滋润后的状态,暗示着这些树木生长得十分茂盛。 - “郊外人来采得归”:表达了人们在雨后来到田野,采摘桑叶和柘叶的情景。这里的“采得归”不仅指采摘的动作
九月甲子晴 今年甲子皆阴雨,九月初旬甲子晴。 若道占书皆可验,何缘宝穑已秋成。 注释: 1. 九月:农历中表示月份的特定称谓。 2. 甲子日:古代历法中的一个特殊日子。 3. 晴:天气晴朗。 4. 若道:如果按照这种说法。 5. 占书:占卜或预测未来之书。 6. 验:验证,证实。 7. 宝穑:比喻重要的农业工作。 8. 已秋成:已经完成了秋天的工作。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炼字技巧和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作答。 (1) “峰峦万叶舞空苍”,意思是:峰峦万木摇曳在苍茫的天宇,好像无数叶片在空中翩翩起舞。“峰峦”“万叶”指庐山;“舞空苍”即“舞空碧”;“空苍”指山的颜色,青绿色。 (2) “烟起香炉暮色凉”,意思是:晚烟升起时,庐山的香炉峰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暮色渐凉
【注释】次:停留。安庆:今安徽安庆市,在长江北岸。城楼三面碧回环:城楼上三面的江水碧绿环绕着。掠过烟波棹不闲:划船过长江时,江上烟雾缭绕,船桨不停地划动。客涂曾到处:曾经在各地旅行过的客人。乱云堆里大龙山:乱云之中,有一座像龙一样的大山。 白话译文: 城楼三面临江,绿意盎然,仿佛江水在回旋。乘舟过江,只见江面雾气弥漫,船桨不停划动。曾游历四方的客人,如今又来到此地,但见江中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