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窗坐未久,忽若松风鸣。
问言何所鸣,答云涧水声。
我来已再旬,不闻此声清。
今夕特尔殊,潺湲复錝铮。
岂非冬寒候,万树凄风生。
飘荡震原野,廛嚣杂营营。
群响有时辍,原泉独流行。
昼夜无息机,天然发韶英。
去为江与河,洪涛播大瀛。
因念古君子,名扬耻过情。
美德有根本,广誉久益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晚窗坐未久,忽若松风鸣。
  • 晚窗外坐着没多久,突然好像听到了松树的风声。
  • “晚窗”:晚上的窗子;”坐”:停留;”未久”:时间不长;”忽若”:突然好像;”松风鸣”:形容声音仿佛像是松树枝条在摇动的声音。
  1. 问言何所鸣,答云涧水声。
  • 我问它为什么发出这种声音,回答说是因为山涧里的水流声。
  • “问言”:我问它;”何所鸣”:询问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答云”:回答说;”涧水声”:山涧里的水流声。
  1. 我来已再旬,不闻此声清。
  • 我来这里已经两周了,却再也听不到这样清脆的声音了。
  • “来”:来访者的到来;”已再旬”: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不闻”:不再听到;”此声清”:这样清脆的声音。
  1. 今夕特尔殊,潺湲复錝铮。
  • 现在这个夜晚特别不同,潺潺的水声又变成了铿锵的声音。
  • “今夕”:现在的夜晚;”特尔殊”:特别不同;”潺湲”:流水的声音,此处形容水的流动声;”复錝铮”:又变成了铿锵的声音。
  1. 岂非冬寒候,万树凄风生。
  • 难道不是因为冬天寒冷的缘故,才有了万木萧瑟的景象?
  • “岂非”:莫非不是;”冬寒候”:冬天寒冷的时候;”万树凄风生”:万木萧瑟的景象。
  1. 飘荡震原野,廛嚣杂营营。
  • 它飘荡在广阔的原野上,周围的声音杂乱无章。
  • “飘荡震原野”:它在广阔原野上飘荡;”廛嚣”:指集市上的喧嚣;”杂营营”:周围的声响嘈杂。
  1. 群响有时辍,原泉独流行。
  • 其他的声音有时会停止,但是原泉却依然不断地流淌。
  • “群响”:周围的声音;”有时辍”:有时候停止;”原泉独流行”:原泉独自流淌。
  1. 昼夜无息机,天然发韶英。
  • 无论白天黑夜,泉水都没有停歇,就像大自然自然地散发出美好的东西。
  • “昼夜无息机”:日夜不停地流动;”天然”:自然是;”发韶英”:散发出美好的香气。
  1. 去为江与河,洪涛播大瀛。
  • 它将流向江河湖海,洪涛席卷整个海洋。
  • “去为”:将要流向;”江与河”:江河湖泊;”洪涛”:巨大的波涛;”播大瀛”:席卷整个海洋。
  1. 因念古君子,名扬耻过情。
  • 因此我想起了古代的君子,他们虽然名声远扬,但并不因此而感到羞耻或得意。
  • “因念”:因此想起;”古君子”:古代的君子;”名扬”:名声远扬;”耻过情”:但不因此而感到羞耻或得意。
  1. 美德有根本,广誉久益荣。
  • 美德是有其根本的,长久以来的美誉也会带来荣誉。
  • “美德”:高尚的品质;”根本”:根本所在;”广誉”:长久以来的美誉;”久益荣”:长久以来会带来荣誉。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窗下听到的泉水之声、周围的声响以及泉水的流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名利的看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