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与云平。朝见紫霞结,暮见明月生。城边年年春信早,御沟涨暖垂杨青。
驻马坡前花雨歇,江北浮舟渡桃叶。中营兵算朗如月,炼石尤能补天缺。
气运推移夜还昼,六代繁华应复旧。

【注释】

石头城:今南京秦淮河入江口的古称。

朝、暮:早晨和晚上。

紫霞:紫色云彩。

御沟:指秦淮河,源出陕西凤翔府岐山,流经扬州,注入长江。

江北:泛指江苏一带。桃叶渡:在今南京市南,是古代诗人苏武牧羊的地,后为渡口,即桃叶渡。

中营兵算朗如月:指军队中的谋略像明月一样明朗。

炼石:传说中有一块仙石,被女娲炼成补天的五色石之一。

气运推移夜还昼:天时变化,昼夜交替,自然运行不息。

六代:南朝宋、齐、梁、陈等朝代。繁华应复旧:繁华的时代应当重现。

【赏析】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写石头城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景物;中间四句描写石头城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对石头城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石头城,与云平。”这一句写出了石头城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景象。从字面上理解,这两句写的是石头城的地理特征。但是实际上,这两句诗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而南京又是中国的古都。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为,石头城是与天空一样高耸入云的,其地位崇高无比。这种写法既符合古人对地名的理解,又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朝见紫霞结,暮见明月生。”这句诗则具体描写了石头城周围的自然景观。清晨时分,当阳光洒在紫霞山上时,那一片紫色的云雾仿佛已经凝聚成了一座座山峰;而在夜晚降临之际,月光洒满大地,使得整个石头城都沐浴在一片明亮的光辉之中。这种描写手法非常生动,能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

“城边年年春信早,御沟涨暖垂杨青。”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石头城周围的春天景象。每年春天来临之际,石头城周围的树木就开始抽枝发芽,花朵绽放。而那条通往皇宫的御河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温暖起来。这里的“春信早”指的是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而“垂杨青”则形容了垂柳的颜色变得更加翠绿。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春天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驻马坡前花雨歇,江北浮舟渡桃叶。”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骑马来到一个叫做坡前的地方的场景。这里曾经是李白等人聚集的地方,他们经常在这里举行宴会、吟诗作赋。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花海,花瓣飘落如同一场花雨。而江北的河流上,一艘艘小船正在漂浮着渡过桃叶渡口。这里的“花雨歇”是指花瓣纷纷扬扬地从空中落下,而“浮舟渡桃叶”则是指船儿在江面上缓缓前行。这样的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

“中营兵算朗如月,炼石尤能补天缺。”最后两句则是对石头城军事才能的赞誉。这里的“中营”指的是中军帐,是古代军队中指挥调度的核心位置。而“练石”则是指传说中的仙人石,据说这块石头是由女娲用来炼制五彩石之一来修补天空的破洞。这里的“兵算朗如月”意味着军事决策像明亮的月亮一样清晰明了,没有一丝模糊和犹豫。而“炼石尤能补天缺”则表示这块仙人石具有神奇的能力能够修补天空的破洞,让万物得以生长和繁衍。这种描述既体现了对石头城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又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以及军事才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城市。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述和表达,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