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织风光五色成,文章灿烂长公庭。
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
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
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
染织风光五色成,文章灿烂长公庭。
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
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
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
注释:
- 染织风光五色成,文章灿烂长公庭:这里指的是菊花的颜色丰富多彩,就像织布时染色一样,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象;而文章的灿烂则如同长公庭一般辉煌。
- 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这里的“根荄”指的是菊花的根部,而“霜雪情”则是指菊花在寒冷的霜雪中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
- 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这句话引用了崔氏和陶家的两个典故,分别代表了菊花的不同品种和特点。其中,崔氏的菊花有谱可循,而陶家的菊花则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 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这里的“行止”指的是行动和居住的地方,而“吏隐名”则是对古代官员隐退生活的一种描述。诗人在这里劝诫人们不要在花前讨论官职与地位,而是要追求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对宋春元的菊花诗的和韵之作。首联描绘了菊花的色彩斑斓,如同织工染色一样,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画面;同时赞美了菊花文章的辉煌,就如同长公庭一般令人瞩目。颔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菊花的坚韧和美丽,即使面对严寒霜雪,依然能够保持其本色。颈联则引用了崔氏和陶家两个典故,分别代表菊花的不同品种和特点。尾联则劝诫人们不要过分关注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