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
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
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
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

早秋

帘卷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

注释:

  1. 早秋:描述秋天的开始阶段,天气逐渐变凉但还未进入深秋。
  2. 帘卷高堂颢露飘:高堂指的是高高的厅堂,颢露飘指洁白的露水飘洒。这里的“颢”是形容露水的纯净和明亮,“飘”则描绘了露水随风飘散的景象。
  3. 坐收纨扇暑全消:坐收表示悠闲自在地享受凉爽的风,纨扇是古代的一种轻薄织物制成的扇子,这里用它来比喻夏天的炎热已经被清凉所消解。
  4. 山腰月转花流席:山腰指的是山的中部,月转是指月亮在山上移动,花流席则是形容花朵随着月光在水中摇曳,如同在水上摆放的席子一样。
  5. 石齿泉鸣溪入潮:石齿泉指的是有石头支撑的泉水,鸣则是形容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溪入潮则是形容水流汇入大海的景象。
  6. 远戍砧声悬浩月:远戍指的是边远的要塞,砧声则是用来制作军粮的工具发出的敲击声,悬浩月则是形容这声音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响亮。
  7. 高楼玉笛起中宵: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玉笛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中宵则是形容夜晚时分玉笛的声音响起。
  8. 炎凉渐入平分候:炎凉指的是天气的冷热变化,平分侯是指季节交替的时刻,这里用来形容气温的变化逐渐趋于平衡。
  9. 调燮宁忘望斗杓:调燮指的是调和、调整,宁忘指的是不要忘记,望斗杓是古人观察星辰以确定季节的方法,这里用来形容在调整生活节奏时不要忘记季节变化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息。诗人用“早秋”二字点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如“帘卷高堂”、“山腰月转”、“石齿泉鸣”等,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特色。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人文景观,如“远戍砧声”、“高楼玉笛”等,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样。最后一句“炎凉渐入平分候”则是诗人对四季变换规律的总结,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美。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丰富的画面感,又充满了哲理思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