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滟珠联紫吐霞,风光颜色本同家。
便将石径凌霜态,看比琼楼冒雪花。
自爱魏公存晚节,每怜韩令屏秾华。
秋江纵有芙蓉美,尤恐霜风卷落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菊下宴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素滟珠联紫吐霞
  • “素滟”指的是清澈的波浪,“珠联”形容像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紫吐霞”是指紫色的云彩仿佛吐出了霞光。这句描绘了秋天菊花盛开时的景象,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1. 风光颜色本同家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美景与家中的环境并无二致,都是值得欣赏的。
  1. 便将石径凌霜态
  • “石径”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凌霜”表示不畏严寒,坚强地生长。这句诗赞美了菊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
  1. 看比琼楼冒雪花
  • 这里的“琼楼”通常指的是华丽的宫殿或楼阁,而“冒雪花”则是形容它们在雪中显得格外耀眼。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和高贵。
  1. 自爱魏公存晚节
  • “魏公”指的是唐代名臣魏征,他以忠诚和正直著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德的敬仰之情。
  1. 每怜韩令屏秾华
  • “韩令”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的诗才横溢,被后人称为韩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韩愈诗歌才华的钦佩之情。
  1. 秋江纵有芙蓉美,尤恐霜风卷落沙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秋天美景的珍惜。虽然秋江上的芙蓉(荷花)美丽动人,但诗人仍然担心秋风会将其吹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下宴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如“紫吐霞”、“石径凌霜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魏公、韩令等人的赞颂,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江上的芙蓉美景及其易逝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