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
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
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

“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

此诗为诗人对静谧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赞美。首句中“汲湘”二字,不仅表明了地点在湘水之滨,更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而“燃竹”则展现了一种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方式。“信宿渔舟也傍栖”一句,则通过“信宿”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喜爱及对宁静岁月的留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场景。诗人将视线由近及远,从河边的小舟延伸到了岸边的野景,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特别是“驯鹿迹”与“听莺啼”,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又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此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常瘦”暗喻着诗人对诗歌创作中的严谨态度以及面对生活变化时的从容不迫,而“白发无情世漫低”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认识。这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悟。

“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作为诗的尾声,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拟钓寒江”,不仅表现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短蓑风景倩谁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个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