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山堂一此君,岁寒非尔孰为群。
双清不入繁华调,倚遍江村日暮云。
【注释】
咏梅:即《梅花》诗。郑过斋,名不详,可能为郑燮(郑板桥)的朋友或友人。老隐:隐居不仕。
【赏析】
此诗是郑燮在扬州与朋友饮酒作歌之作。郑燮号板桥,又号板桥居士、板桥先生等。他的诗多写景抒怀,尤以竹石见长。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刻画物象,寄寓情怀,语言明白如话,质朴自然而又生动形象。
“萧飒山堂一此君”,起句用对偶的修辞方式写诗人在山堂中的所见所感。山堂,指山中之堂。萧飒,形容草木摇落声。诗人在山堂之中,看到萧瑟的秋景,感受到一种凄清的氛围。这里的“君”,指诗人自己。这里用了“一”字,强调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内心的寂寞。诗人在山堂中,看到秋日里的落叶纷纷扬扬,听到萧瑟的风声。这些景物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这种情境下,诗人不禁感叹:“岁寒非尔孰为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在寒冷的冬天里独自生活,其他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环境。这里的“尔”指的是其他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处境的感慨和无奈。
“双清不入繁华调”,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堂中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双清”是指诗人自己的品格高尚,清正廉洁,不染世俗之风。而“繁华调”则是指那些庸俗、浮华的生活和思想。诗人在这里用“不入”二字来表示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清高的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倚遍江村日暮云”,第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这里的“倚遍”表示诗人在山堂中徘徊不定,无法安定下来。而“江村”则是指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诗人在江边的小村庄中,看着夕阳西下,天空中飘荡着层层叠叠的白云。这里的景色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气氛。然而,诗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他依然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里,他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所以,诗人只能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处境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