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色初晴,看海月流红,楼台清晓。鼓吹千门,和气催促春回早。桃符爆竹都门道。太平风景依然好。朱屋笙歌,青楼人醉,红尘欢笑。
吾老。四十年来,见人世、风雨阴晴多少。独有梅花,清寒不改当轩好。良辰相对怜倾倒。任散澹、无烦无恼。总红尘有事相干,道胡涂醉了。

绛都春·元日

雪色初晴,看海月流红,楼台清晓。鼓吹千门,和气催促春回早。桃符爆竹都门道。太平风景依然好。朱屋笙歌,青楼人醉,红尘欢笑。

吾老。四十年来,见人世、风雨阴晴多少。独有梅花,清寒不改当轩好。良辰相对怜倾倒。任散澹、无烦无恼。总红尘有事相干,道胡涂醉了。

注释:

  1. 绛都春:词牌名,又名“绛宫春”、“玉京秋”等;此调以咏春景为多,亦有写闺情、送别、羁旅、登临等题材的。此词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五言。
  2. 雪色初晴:雪后天空晴朗之意。
  3. 看:观察。
  4. 海月流红:形容晚霞如海,月亮如血,色彩斑斓。
  5. 楼台清晓:指清晨时分,楼台清晰可见。
  6. 鼓吹:古代军乐,这里泛指各种音乐。
  7. 千门:指很多户人家。
  8. 和气:和睦的气氛。
  9. 都门:京城的大门。
  10. 朱屋:红色的屋檐,代指富贵人家。
  11. 笙歌:吹奏乐器的声音。
  12. 青楼:妓院。
    赏析:
    《绛都春·元日》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新春佳节时所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描写新年的景色,下片抒发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全词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节日盛况图,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雪色初晴,看海月流红,楼台清晓。”这是词的开头三句,描绘了新春的景色。雪后的天晴,天空湛蓝,月光如血,照亮了整个城市的景象。高楼与楼台清晰可见,早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之上。

“鼓吹千门,和气催促春回早。”这里的“鼓吹”指的是各种音乐和庆祝活动的声音,而“和气”则是指人们之间的和睦气氛。这句表明新年伊始,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春天的气息已经早早回归了人间。

“桃符爆竹都门道。太平风景依然好。”这里提到了桃符和爆竹,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驱邪避凶、祈福平安。而“都门道”则暗示着这些元素在新年之际更加兴盛。同时,“太平风景依然好”表明尽管经历了许多风波,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依然存在。

“朱屋笙歌,青楼人醉,红尘欢笑。”这里用“朱屋”和“青楼”分别指代富贵之家和烟花之地,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不同欢乐场景。同时,“红尘欢笑”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吾老。四十年来,见人世、风雨阴晴多少。”这里的“吾老”表达了词人的感慨和自省,意味着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而“四十年来”则是词人回顾过去的时间跨度。最后一句“见人世、风雨阴晴多少”总结了词人的人生观和感慨,认为人生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就像四季交替一样自然而不可抗拒。

“独有梅花,清寒不改当轩好。”这里的“独有梅花”指的是词人独爱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质,而“当轩好”则强调了其独特的位置和价值。梅花在冬天独自绽放,不畏严寒,象征着词人不屈的精神。

“良辰相对怜倾倒。”这里的“良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时刻,而“怜倾倒”则是形容词人对这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任散澹、无烦无恼。”这句话表达了词人面对世事的态度,即保持淡然和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总红尘有事相干,道胡涂醉了。”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词人的感慨和无奈,他认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纷争都与他无关,他只想通过喝醉来逃避这一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