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
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注解】
- 春夜:指春天的夜晚。
- 重居:指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寺院。
- 寺中虚阁:指作者曾经登上的空荡荡的阁楼。
- 登:登上。
- 欲看花往未能:想观赏花却没能实现。
- 寒烛:冷清的蜡烛。
- 忆高僧:思念高僧。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诗人在深夜独坐,回忆着过去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感慨。同时,他也在感叹人生的无常,时光易逝。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
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注解】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远游虞风波,托好常在迩。 - 译文: 你远行如同在风浪中,但你的友情总是在身边。 - 注释: 描述朋友之间即使相隔遥远,但情感依旧紧密相连。 2. 朝来遇君出,兴与西冈起。 - 译文: 早晨你外出时,我的心情也随之振奋起来。 - 注释: 描述因友人的外出而引起的内心激动。 3. 日薄川野阴,徐行杳然喜。 - 译文: 太阳开始偏斜,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山涧中游览时,所见美景和所感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山泽春明丽,林树郁芊芊”描绘了春日里山泽和树林的景色。山泽被春天的阳光照亮,显得明亮而美丽;树林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气。这里的“明丽”和“芊芊”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景物的美好和生动。 “游步何从起,涉涧行屡转”表达了诗人开始游览的心情。他不知道如何开始游览,只好沿着山路走,经过多次转弯后,才来到了涧边
酬前 东斋见微月,露坐稀华星。 感物增惋伤,怀人在岩扃。 高情沐垂照,寤寐不遑宁。 中夜梦良觌,君歌谓予听。 清商随风起,虚箔转琴泠。 款密松下室,踟蹰水边亭。 常时往来处,目击心已冥。 觉闻西涧流,离合方悟形。 鸡鸣空山曙,开户竹林青。 忽枉蓬筚信,芳缄耀云屏。 凄凄贫贱交,恻恻秋露零。 昔如双飞鹄,于今两枯萍。 诗中语再四,年运不暂停。 道术尚迂邈,焉能事仙灵。 骑鲸倘可望,同日戏沧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全诗如下: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 惟应公事闲,意钓还来此。 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 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尔。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注释与赏析: 1.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特定人物的思念之情,但对方已经无法相见。他站在古老的钓鱼台上,面对着宽阔的野外水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2. 惟应公事闲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在战争中,士兵被用来打仗,十室九不完整。 无论东西南北的人,破坏的房屋都不敢寻求安宁。 昨天听说府兵已下,我赤脚跑进了荆菅。 全城人都已逃走一空,只有我家的旗帜还在飘扬。 回乡的路上,月亮已经满月了,家中的瓶子里的粮食早已用光了。 幸运地回到了西涧西,我的草堂正好宽敞。 竹林没有遭受破坏,雨后才恢复了它的秀色。 石梁无法攀援,只好重新建造风湍。 扫地时山气湿润,开窗时水声寒冷。
诗句大意为:梅花的香气冷清得让人想起冰封的魂魄,往事纷扰如烟,难以分辨。宝剑已经随着神话中的龙化成了虚无,谁还会在意那水上刻舟寻找痕迹的故事呢? 译文 1. 梅花与孤独:梅花的香气冷清,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孤寂感,它象征着高洁和独立。 2. 历史的变迁:提及“往事茫茫迹未论”,反映了对过去无法考证或已失去的历史事件的感慨。 3. 消逝的时光:通过描述“宝剑”的消失
【注释】 张公:指传说中的汉代仙人张良。古仙伯:古老的仙人。 骑骡穴山腹:骑着骡子从山腹中钻过,形容山路险峻。穴,通“隙”。 洞天: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宫殿,这里指张公洞。 空青:即丹砂,古代炼制丹药所用的矿物。凝:凝结、凝聚。 积翠:积累的青翠之物。结石楼,指山上有石头堆砌成的楼房。 玉女:神话中的仙女。跪:跪拜。化:变化。银浆:银白色的液体。不流:指不动。 芝田:种植灵芝的土地,泛指仙境。 华屋
牧之水榭: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人在描绘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牧之:指的是白居易,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信奇士:意为他是一个非凡的人。 纵横见当时:意指他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力,作品广泛传播。 著书:指写文章、写诗作等。 有兵:意指他的作品具有战争般的力量。 岂惟工赋诗:意指他不仅擅长诗歌,还擅长其他文学形式。 画船: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张水嬉:即张设游乐活动。 禅榻
晏起 樵夫牧人已经起床劳作,惊鸟啼叫迎接初升的阳光。 清晨我来到南边的山谷伴着清幽的竹林享受微风拂面的凉爽。 夜已深沉而晨机已然熟练,秋天让人心情舒畅。 在这山中居住已经有一年了,每天早晨起来我都会在山林中徜徉。 注释: 1. 樵夫牧人:指樵夫和牧人,都是山中劳动者。 2. 惊禽啼晓:鸟儿被惊醒而鸣叫,迎接早晨的到来。 3. 南涧:南方的山涧,即山谷。 4. 疏竹:疏朗的竹子,指竹林。 5.
【注释】: 罨画溪:指苏州吴中胜境,有罨画山、横石山、天平山等诸峰相映。唐陆龟蒙《吴中览古》诗:“罨画千寻玉树秋。” 崖嶂:指山崖上岩石的重叠与高耸。 奔泉:急流的泉水。 空曲:空旷曲折之处。 泓:水深而清,比喻清澈的水。 霞吟:指日出时阳光照在水面或云彩上反射出来的光彩。 彩翠:色彩艳丽的翠鸟。 花艳:花色艳丽。 浦云:水边雾气缭绕如云。 岸峰:岸边的山峰。 烛:照耀。 震泽口:太湖的一个入口
注释:杜樊川的山水榭已经废弃很久了,风吹过的烟雾弥漫,水波渺茫。杜樊川的桥西是我伤情的地方。我闲着无事倚靠在溪边的楼阁上欣赏山色,鸊鹈鸟在傍晚飞过,远处传来打钟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杜樊川山水榭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风烟、水冥冥、杜榭桥西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闲倚溪楼、望山色、鸊鹈飞处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细腻
注释:春意渐浓,瓶中的杏花在寒水中摇曳。红萼静静地面对卷起的帘子。不要因桃花盛开而自叹自悲,到了梅花的季节更加清冷严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杏花、桃花与梅花三种不同花卉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三种花卉的喜爱之情。首句“春寒慰瓶中杏花”以“春寒”为题,暗示了春天的寒冷。接下来,“玉瓶春水晓犹添,红萼无言对卷帘。”描绘了杏花在清晨的水面上摇曳的情景,以及红萼静静地面对卷起的帘子的画面
【注释】 闻笛声:听说。任掾:指东汉末年隐士阮籍。 柳条:柳枝,泛指春天的植物。已堪折:已经可以折取。堪,可,能。 梅花:指梅花树,泛指冬春之交。照□:照映,形容梅树繁花似雪,色彩鲜艳。如欲言:好像想说什么似的。 翻向溪桥:走到溪边小桥上。成久立:久久地站立着。 春风吹笛:春风中吹起的笛声。黯销魂:黯然神伤,意绪烦乱,形容听到笛声后心情沉重,无法自拔。 【赏析】 此诗以“闻笛”为题
注释: 东阁小诗书梦破,后堂残醉烛花明。 东阁:书房,这里指诗人的住所。小诗书梦破:指诗人在书房中吟诵诗歌,但梦境被打破了。 后堂残醉烛花明:形容诗人酒后微醺,蜡烛的光影映照在墙壁上,显得明亮而清晰。 春风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间万古情。 春风客散:形容春天到来时,宾客们纷纷离去,只剩下诗人独自品味茶香。 寂寞人间万古情:形容诗人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孤独和无助,但同时也有无尽的情感和故事。 赏析:
注释1:两颧——即面颊的两侧。 注释2:晓寒——清晨的冷气。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苏东坡)的五首诗时所写的。这五首诗都是写离别之情,但各有特色。这首诗的译文是“红光满面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翠绿的双袖笼罩着早晨清寒的气息。虽然知道分别后情意难以相认,但也觉得愁绪中易醉而增添。” 第一句"红入两颧春意满",描述了诗人脸上红润如同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彩笔诗成举座惊,素衣新剪凤毛翎。 多情应是莲花女,留得银筝金字经。 注释:在宴会上,诗人的诗歌写得非常出色,让在座的人都感到惊讶。她穿着素雅的衣服,新裁剪了凤凰羽毛般的裙子。她应该是一个多情的女子,留下了银色的筝和金色的经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才貌双全,她的诗歌才华出众,令人惊叹。她的外貌美丽,穿着素雅的衣服,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她的举止优雅,行为多情,与莲花一样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