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承天变,司寒应候严。
同云低布野,密雪乱回檐。
荡漾侵池灭,蒙茸拂树粘。
阳和虽不竞,膏泽已冥沾。
色眩将迷鹤,光遥欲妒蟾。
渭沟秦弃粉,猗泽晋堆盐。
颇惬瑶阶迥,仍愁蔀屋淹。
猎原纷毻羽,织室漾轻缣。
持节餐应苦,扃门卧实廉。
绀园惊改观,碧岭讶颓尖。
窘兔留新迹,多鱼伏有潜。
入歌难和曲,爱舞漫窥帘。
屑下粳辞硙,灰飞楮就炎。
软红连日净,涨绿与春添。
归骑银垂鬣,行人玉缀髯。
微声疑霰杂,细转觉风恬。
照晚分灯力,传更错漏签。
六花千里遍,三白一冬兼。
拟絮怜才逸,充茶觉味甜。
炽炉身喜近,冻笔手慵拈。
螟螣当深入,来牟预可占。
冷魂冯酒唤,宁避老饕嫌。

【注释】

后土:指阴间,司寒:主管寒冷,严:严密,同云:相同颜色的云,低:低下,布野:布满原野,密雪:密集的雪花,荡漾:水波荡漾,侵池:淹没池塘,蒙茸:草木覆盖,拂树粘:风吹树梢粘满雪花,阳和:阳光和煦,虽:虽然,不竞:不相争逐,膏泽:滋润,冥沾:默默沾润,色眩:色彩迷乱,将:将要,迷鹤:使鹤迷失方向,光遥:光线远去,妒蟾:羡慕月中的蟾蜍,渭沟:渭水之沟,秦弃粉:秦朝抛弃的泥土,猗泽晋堆盐:晋地堆积的盐,瑶阶:玉制的台阶,窈窕(yǎoyāo):幽深,犹有可喜。猎原纷毻羽:猎原上羽毛纷飞,猎原,猎者狩猎的地方。褷(bān),一种打猎用的大网。猎原纷毻羽,即捕鸟兽用的网。猎原、猎者、猎者,皆指猎人,褷、褷(bān)是大网的意思。织室、轻缣:织机作坊、细绢。持节餐应苦:手持符节吃饭应当很苦,扃门卧实廉:紧闭门户睡觉很实在,绀园:深青色的园林,惊异改观,碧岭:青绿色的山峰。窘(jiǒnɡ)兔:困窘的兔子,新迹:新的脚印,多鱼伏有潜:很多鱼儿潜伏水中。入歌难和曲:进入歌声难以合拍歌唱,爱舞漫窥帘:爱好舞蹈随意撩开帘幕观看。屑下粳辞硙(wèi):碾米时将碎米屑筛下。灰飞楮就炎:纸灰在空中飘散。软红连日净,涨绿与春添:柔和的红色连日保持干净,嫩绿色随春天增加。银垂鬣:银色马鬃垂下的毛,行(hánɡ)人玉缀髯(rán):行人的胡子像美玉一样细腻。微声疑霰杂:细微的声音好像雪片杂乱地落下。细转觉风恬(tián):细看感觉风很安静。照晚分灯力,传更错漏签:晚上照明分派灯火的力量,报更漏刻错乱了时间。六花千里遍,三白一冬兼:满天飞舞着六种颜色的雪花,整个冬天都是白色的。拟絮怜才逸,充茶觉味甜:想象雪花像柳絮那样轻盈飘逸,觉得喝茶味道甘甜。炽炉身喜近,冻笔手慵拈(nián):烤火使人感到温暖喜欢靠近,冻得笔都懒得拿起来写。螟螣(mínɡtén):蝗虫。当深入:应该深入观察。来牟预可占:可能可以预测到蝗虫的到来。冷魂冯酒唤,宁避老饕(tāo)嫌:冷清的灵魂驱使我喝酒取暖,宁愿躲避贪吃的人的讥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雪中见到杨考功寄来的诗后写的。首联总写大雪纷纷的景象;颔联写雪花纷纷洒落;颈联描绘雪景;尾联描写诗人的思绪。全诗语言凝炼含蓄,富有情韵。

这是一首咏雪诗。首联总写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洒落下来。“后土”、“司寒”,点出了季节和气象,而“应候严”又写出了天气的严寒。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雪势的猛烈,而且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同云”二句,进一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这里以“低布”二字形容雪势之大,把一片无边无际、茫茫苍苍的大雪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复回檐”说明风势之强,使人不得不把屋檐收拢起来。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而且也表现出诗人在狂风暴雪中所受的冲击以及他那种惊心动魄的神态。

“荡漾”“侵池”二句承上而来,写大雪对大地万物所造成的影响。“荡漾”写水面被雪覆盖的情景,“侵池”则说雪已没过了池塘的边沿。这一句既写出了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也烘托出一种洁白、明净的气氛。“蒙茸”(草木茂盛的样子)以下四句再写雪景。“蒙茸拂树粘”,雪花落在树枝上、树上、草上、地上,使它们变得白花花的一片。这四句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繁茂和飘落的姿态,而且通过这种描写,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阳和”以下四句转入抒情。“阳和虽不竞”(太阳的暖意尽管不能与白雪竞争),但“膏泽已冥沾”,却能使大地变得一片光明。这里既有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也含有对美好事物无法抗拒之意。“色眩将迷鹤”,是说雪的颜色迷乱了鹤的眼睛,以致使它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光遥欲妒蟾”,则是说月光遥远得足以嫉妒月中的蟾蜍。这两句不仅把雪的洁白和月光的清辉加以对比,而且还把雪的美丽和月色的美好联系起来进行描写。“渭沟”以下四句写雪景。“渭沟秦弃粉”,秦弃粉即秦州一带的泥土,渭水流经此地,所以这里的泥土被雪覆盖。“猗(jī)泽晋堆盐”,山西晋地堆积的盐堆也被雪所掩埋。“颇惬瑶阶迥,仍愁蔀(bù)屋淹。”这几句是说站在高大华丽的台阶上仰望天空,不禁为天地间广阔的雪景所吸引;但又担心厚厚的积雪会压垮房屋。这两句把自然景色和社会景象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猎原纷毻羽”,“褷(bān)、褷(bān)”是大网的意思。猎原就是打猎时设置的一种捕捉野兽的陷阱或罗网,这里借指捕鸟兽的大网。“褷、褷(bān)”是大网的意思。猎原、猎者、猎者、皆指猎人。《庄子·田子方》:“宋国有人请客进献神龟给宋元君,元君用它作占卜,得到兆象是‘兆曰吉’,便杀了龟煮了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国有狙(jū)者焉得鼠者乎?”《吕氏春秋·审为》也有类似的故事:“楚有狙(jū)者得粟者乎?楚人有养狙(jū)者,一日饥,食其雘(hún)。俄又饥且馁(něi),援竿而抐其蓬叶,捋桑葚(sàn)而食之,众皆笑其愚。久而愤然大怒,举臂将奋击之。夫人必有怒恨怀于胸中,故触于事则发而为怒耳。”可见猎原纷毻羽是捕鸟兽的大网的事是可信的。猎原、猎者、褷、褷(bān)是捕鸟兽的大网的事是可信的。“织室”二句写诗人的所见所想。“织室”指纺织作坊、细绢。“轻缣”是指细绢。诗人在这里以“丝”喻“雪”,以“绵”言其绵密、连绵不断。“持节餐应苦”,意思是手持符节吃饭一定很苦。“扃(jiōnɡ)门卧实廉”,意思是紧闭门户睡觉很实在。这两个意象表明了诗人因天寒而不得不闭门谢客的心境。“绀园”二句写诗人的所见。“绀园”指深青色的园林,“碧岭”指青绿色的山峰。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自然景物,不由得赞叹不已,但他又想到这些景色随时都可能改变,因而又不免产生出一些忧虑的心情。

此诗是作者在杨考功寄来咏雪诗之后所写的一篇和诗。全诗写景细腻,情景交融,构思巧妙,用语精当。特别是写景的句子如“荡漾侵池”、“蒙茸拂树”、“阳和虽不竞”、“膏泽已冥沾”、“阳和虽不竞”等,都形象生动,给人以美感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杨敬之寄赠了咏雪诗以后不久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