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栽青郁郁,冬夏不改颜。
园工徇时好,移栽盆盎间。
屈为虬龙形,束缚苦不闲。
岂无培养恩,适性良独难。
吁嗟梁栋材,误为花草看。
爱之不以道,何如老空山。

【注释】

松栽青郁郁:比喻松树苍翠挺拔。

园工徇时好:指园艺工人迎合世俗的喜好,将松树移植到盆中。

屈为虬龙形:被扭曲成虬龙的样子。比喻受到不适当的束缚和限制。

适性良独难:适应自己的本性是很困难的。

老空山:指隐居山林。

【赏析】

《感寓》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诗组。这组诗共四首,分别描写了松树、花木、竹木和花草被移植或移栽的不同境遇。前两首写松树在园中的处境,后两首写花木、竹木和杂草被移栽的情景。这些植物被移植或移栽的原因各异,有的为了迎合世俗的需要,有的为了显示主人的爱好,还有的因为遭到不恰当的约束。诗人以物喻人,通过咏物抒怀,表现了他对世俗的反感和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首句“松栽青郁郁,冬夏不改颜。”松树四季长青,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即使移植到盆中也依然保持着这种旺盛的生命力。次句“园工徇时好,移栽盆盎间。”园工为了迎合世俗的喜好,将松树移植到了盆中,使其失去了自然生长的环境,从而无法保持其原有的生命力。

第三句“屈为虬龙形,束缚苦不闲。”松树被扭曲成了虬龙的形状,受到不适当的约束,无法舒展身体。第四句“岂无培养恩,适性良独难。”难道没有给予它培养和照顾的恩德吗?然而适应本性是很难的。这里的“适性”指顺应自己的本性,“独难”则是指这样做很难做到。第五句“吁嗟梁栋材,误为花草看。”感叹松树原本是栋梁之才,但却被误认为是花草而加以欣赏。第六句“爱之不以道,何如老空山。”如果喜爱它们却不按照道理来对待,那么还不如让它们生活在空山之中。这里的“道”指正确的道理和方式,“老空山”指的是隐居山林。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在不同环境中的命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不满和对自然本真的追求。诗人以松树为例,寓意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本性的束缚,从而导致心灵的空虚和孤独。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的美好,尊重生命的本真,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而是要关注内在的修养和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