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难自遣,弃置不堪论。
迹滞空城路,情通隔水村。
故人常看竹,稚子数迎门。
准拟闻归计,倾囊办绿樽。
【注释】
郑:指作者的朋友郑某。馆:指郑某在三江(即三江县)的馆舍。三江,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南。
遣:排遣。
弃置:抛弃。不堪论:不可说。
迹滞空城路:足迹滞留在空城的路途上,指远离家乡。
隔水村:隔着水路的村庄。
故人:老朋友。
看竹:观赏竹子。
稚子:小儿。迎门:迎接。
准拟:准备着。闻归计:听到回来的消息。归计,归来的计划。
倾囊:倾尽心力。办绿樽:准备好绿色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居异乡、怀念家乡朋友的诗。全诗四句,可分为两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无法排遣忧愁;后八句是第二段,写诗人因友人不归而不能得到安慰的遗憾情绪。
开头两句“篇章难自遣,弃置不堪论”,点明题意,直抒胸臆。“篇章”即诗篇,“自遣”即自己排遣忧愁。“篇章难自遣”表明诗人有忧思,但不知如何排遣。“弃置不堪论”说明诗人已厌倦了这种无谓的忧愁,但又无法改变这种境况。
“迹滞空城路,情通隔水村”,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迹滞”指诗人滞留在他乡。“空城路”指他所在的三江县城。“情通”指与友人感情相通。“隔水村”即隔水的村落,指三江县城对面的村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徘徊在空空荡荡的三江县城里,心情像流水那样与远在他乡的友人相通。
“故人常看竹,稚子数迎门”两句,是对前四句的回应和补足。“故人”指老朋友。“看竹”指观看竹子。“稚子”指小孩。“数迎门”即多次迎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常常看到老朋友喜爱竹子,小孩子也会多次迎接客人进家门。
“准拟闻归计,倾囊办绿樽。”是说准备好迎接老朋友归来的消息,倾尽囊中所有准备绿酒招待友人。“准拟”即准备着,指等待。“归计”指归来的计划或消息。“倾囊”指倾尽全部家产。“办绿樽”即准备绿色的酒杯,指备下好饭菜来招待客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准备着听到你归来的消息,倾尽囊中所有来为你备上一杯绿酒,以示欢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朋友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被贬外任,远离亲友,孤独寂寞的心境;后半部分写自己为友人不能归来而感到惆怅和无奈,以及盼望好友归来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自然,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