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桨横塘里,寻芳薄暮时。
荷花明结子,藕孔暗成丝。
注释:荡着小船横过小池塘,寻找荷花的芬芳在傍晚时分。荷花上的花粉粒像结的果实,而藕孔中的丝线却是暗藏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湖上景色的小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欣赏荷花的美丽画面。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宁静,充满了生活气息。
荡桨横塘里,寻芳薄暮时。
荷花明结子,藕孔暗成丝。
注释:荡着小船横过小池塘,寻找荷花的芬芳在傍晚时分。荷花上的花粉粒像结的果实,而藕孔中的丝线却是暗藏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湖上景色的小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欣赏荷花的美丽画面。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宁静,充满了生活气息。
《寓金台答东道蒋十二秀才》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独特见解。其内容如下: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2. 译文注释: -
【诗句释义】: 1. 《赠安山人出粤》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安山人的出走,也暗含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雅知安期子”:知道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的品行。安期生,即安期公,相传为汉末三国时期道教上清派道士,曾随刘秀入蜀,后隐居深山之中,以炼丹术闻名于世。 3. “踪迹寄人间”:足迹遍布人间,行踪无定。这句诗表达了安期生虽然身在深山,但其精神却与世俗隔绝
岁晏送客 张帆嗟岁暮,逗浦候潮平。 酒醉离歌响,风高落木鸣。 求仙虚作计,访戴实多情。 他雨维舟地,劳君一寄声。 注释: 1. 张帆嗟(jiā):感叹岁月流逝。 2. 逗浦(dòu pǔ):地名,泛指水边地带。 3. 酒醉离歌响:酒醉后听到离别的歌声响起。 4. 风高落木鸣:风吹过树林,树叶落下发出响声。 5. 求仙(qiú xiān):寻找仙道。 6. 虚作计:空有想法,实际做不到。 7.
夜雨泛河 转舵惊动燕飞,泥泞花地欲流。 独自疑惑今夜雨,偏洒泛船之河。 容易认识归途路,难寻旧时倚楼。 一长啸含情,羁思转为悠悠。 注释: 1. 捩柁惊樯燕:转舵惊动了船上的燕子。 2. 花泥湿欲流:指泥地上的花被雨水打得快要流出水来。 3. 独疑今夜雨,偏洒泛河舟:只怀疑今晚的雨,却偏偏洒在泛船之上。 4. 易识归来路:容易找到回家的路。 5. 难寻旧倚楼:难以找到过去的倚楼。 6.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夜听闸河里号歌”一句,写诗人听到船夫的号子声;“沿河舟尽发,牵缆号齐鸣。”一句,写船夫们正在拉起船缆,号子声响彻河面。“客梦惊初觉,离愁怕此声。”一句是点明自己听到号子声后所想之事:自己正处在离别之中而听到这种声音,不禁感到十分惊恐。“行云中夜遇,折柳几时生。”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半夜里遇见了天上的行云,并且看到路边的杨柳已经长出了新芽,春天已经来临。诗人用“行云”
泰和胡仰斋先生以诗谒先大夫祠行矣犹远寄相期用韵奉答 使君劳顾盼,先庙藉辉光。 彩笔留佳句,奎星照短墙。 相思人已远,入夜梦空长。 欲往从之子,蒹葭白露苍。 注释: - 泰和:地名,位于江西省。 - 胡仰斋先生:作者的同僚或朋友。 - 谒:拜访、拜见。 - 先大夫祠:纪念已故的先父的祠堂。 - 行矣犹远:表示对远方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 寄:传递、寄托。 - 相期:相互约定或期待。 - 用韵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子去世后,对妻子生前的往事作了追怀,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奕世鸣珂盛”,奕世,指家族几代;鸣珂,古代用象牙或玉制成的小铃铛,声音悦耳;盛,盛大。此句意为:我的家族几代中,都以有才华的人而闻名于世。 “多君结绶荣”,结绶,系印的意思,这里指官员佩戴印信,故此处可理解为官运亨通;绶,古代系印的丝带,此指印信、官职。此句意为:我的妻子一生仕途顺利,官运亨通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吉安颜山农的一封信。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念昔青莲舫,逢君白鹭洲。 - 诗句解释:回忆起过去在船上相遇时的情景,你乘坐的是青莲花船,而我是白鹭洲的人。 - 关键词注释:青莲舫 - 指诗人的船;白鹭洲 - 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某地附近。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颜山农在某种特定的地点或场合下初次相遇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唤起了对那段时光的回忆。 2.
注释: 朱明:指书信中的诗帖。 栖别驾:指书信中的别称,即隐居的县官。 凤毛:凤凰的羽毛,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珍贵。 骥足:骏马的蹄子,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品质。 遥相忆:远远地思念对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书信中的诗帖,诗人在收到鹤门关念斋所寄的信后,因信中有佳句而感到惊喜,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朱明栖别驾”,朱明指的是书信中的人,别驾则是书信中的自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怀幼子 浩子近何如,长途颇念渠。 昨闻来者说,知认大人书。 梨栗真能觅,聪明似不虚。 何时携薄宦,就我草玄居。 注释: - 浩子:指作者的儿子,浩字在这里代指儿子。 - 何如:怎样。 - 长途:远行。 - 来者:这里指的是前来看望的人。 - 知认:知道和认识。 - 大人书:指父亲的书信。 - 梨栗:这里比喻贤良的品行,梨、栗是常见的食物,引申为贤才。 - 聪明:才智出众。 - 薄宦:小官微职。
诗句:衔恩东守阖闾城,谁料翻为岭外行。 译文:他受命东守阖闾城,没想到却成了岭外之人。 注释:衔恩,指接受恩命,东守,指东边守卫。阖闾,春秋时楚国的都城名,此代指郢州。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送别之人对朋友的深深不舍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同情和关心。 1. 衔恩东守阖闾城 - 衔恩:接受恩惠或命令 - 东守:在东方守卫 - 阖闾城:古代国都,此处借指郢州 -
白云芳草漫悠悠,太息王孙耐簿游。 洗竹岩前邻虎豹,诛茅洞里狎猿猴。 桂枝偃蹇经年旷,山气巃嵷为客留。 莫道欲归归未得,鸱夷元自泛扁舟。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白云芳草:指大自然的景色,象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太息王孙:叹息那些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王孙贵族,他们常常感到无奈和悲哀。 - 洗竹岩前:在清澈的溪流边洗涤竹子,象征着清洁的心灵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
【注释】 晚泊江口别业兼答陈从事:在江边停船,告别自己别墅时作此诗以回答陈从事。 罩篷斜倚钓时矶:“罩篷”指船篷,“矶”指岸边的岩石。诗人把船篷斜靠在岸边的岩石上,在暮色中垂钓。“罩篷”是船篷的意思,用来遮阳或挡风。“矶”是水边的小岩石。诗人把船篷斜靠在岩石上,在暮色中垂钓。 林间返照悬宾馆:“返照”指夕阳映入水中的倒影,“宾馆”指作者的住所
【注释】 梁浮山:指庐山。浮山,即东林寺,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南。 泊(pō):停船。 黄芦草:指江中的芦荻。 风零白雁霜:形容风大,把雁儿吹得纷纷落下。 怅望:失望地眺望。 家乡:这里指故乡。 赏析: 首句写舟泊庐山,以“书梁浮山”的“书”字作起兴,用笔极轻灵,但有气势;下句“舟泊”,则与上句“书”相对照,使读者感到一种突兀之感。两句诗一前一后,一实一虚,形成强烈对比,而其内在联系又十分紧密
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眷此青田鸟,相看意未欢。 共期齐六翮,大叫出云端。 注释:眷恋这只青田般的鸟儿,我们相视而笑,但内心并不欢乐。我们共同期待着一起展翅高飞,像鸟儿一样冲出云霄。译文:我眷念这青田般的小鸟,看着它却感到不快乐。我们一起期待着能一起振翅高飞,大声地从云端飞出去。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弟赠与的鹤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鹤的外貌和动作
诗句内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词鉴赏与赏析 1. 诗句解读及翻译 - 注释:拔钗买剑,甘吞雪。不斩楼兰回,愧此铁。 - 译文:红军士兵不畏艰难,用钗换剑,甘愿忍受严寒,不斩杀敌人便回。 2. 背景介绍 - 历史背景:长征时期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战略转移。 3. 主题分析 - 主题:表达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4. 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