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荒荒一径微,罩篷斜倚钓时矶。
林间返照悬宾馆,水上迦风动客衣。
越草吴花看渐得,瀛山闽海愿常违。
多情多恨还多病,不为投闲生事稀。

【注释】

晚泊江口别业兼答陈从事:在江边停船,告别自己别墅时作此诗以回答陈从事。

罩篷斜倚钓时矶:“罩篷”指船篷,“矶”指岸边的岩石。诗人把船篷斜靠在岸边的岩石上,在暮色中垂钓。“罩篷”是船篷的意思,用来遮阳或挡风。“矶”是水边的小岩石。诗人把船篷斜靠在岩石上,在暮色中垂钓。

林间返照悬宾馆:“返照”指夕阳映入水中的倒影,“宾馆”指作者的住所。诗人在树林之间看到夕阳映入水中的倒影悬挂在作者的住所上。

水上迦风动客衣:“迦”是梵语,意思是吹。迦风指微风。“客衣”指游子的衣服。诗人在水上感觉到微风吹拂着游子的衣服。

越草吴花看渐得:“越”指南方地区;“吴”指南方地区。“吴花”指南方的花,“越草”指南方的草。诗人看着南方的花草逐渐变得鲜艳起来。

瀛山闽海愿常违:“瀛山”指大海中的小岛,也写作“瀛洲”。瀛山和闽海是指大海中的两个岛屿。“常违”指常常违背,“愿常违”即希望总是违背心愿。诗人希望能常常违背心愿。

多情多恨还多病,不为投闲生事稀:“多情”指情感丰富。“多恨”指怨恨很多。“还”有另外、再的意思。“病”指身体有病。“为”是因为。“投闲”指辞官归乡。“投闲生事稀”意即因为辞官归乡而没有产生什么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人的五绝。诗的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全诗写得委婉曲折,含蓄深沉,情与景、事、物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起首两句,写诗人泊舟于江口别业之后,斜倚船篷,垂钓于江滨之矶上时所见之景物。这两句诗虽只写眼前所见之景物,但已蕴含着无限的情思。诗人以“一径微”、“微”字写出了道路之窄,以“罩篷斜倚钓时矶”写出了自己悠然自得、怡然而乐的神态。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景色,又写出了内心活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垂钓者的形象。

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林间返照中所见之情景。“林间返照悬宾馆”、“水上迦风动客衣”,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把船篷斜靠在岩石上,在暮色中垂钓,在水上感觉到微风吹拂着游子的衣服,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景色,又写出了内心活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垂钓者的形象。

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林间返照中所见之情景。“越草吴花看渐得”、“瀛山闽海愿常违”,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在林间看见夕阳映入水中的倒影悬挂在作者的住所上,在水上感觉到微风吹拂着游子的衣服,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景色,又写出了内心活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垂钓者的形象。

七八两句,写诗人因辞官归乡而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越草吴花看渐得”、“瀛山闽海愿常违”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虽然辞官归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不愉快的情绪,相反地,他却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因为他能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能够过清静无为的生活。

写诗人辞官归乡后的生活状态。“多情多恨还多病”,“不为投闲生事稀”,这两句诗,既写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又写出了内心活动。诗人辞官归乡后虽然身体有病,但却并不因此而产生什么不好的情绪,相反地,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心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后不追求名利,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