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
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
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
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注意要从内容、手法和情感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江上雨”进行赏析,可以从诗的意境、语言和情感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译文:

江面上阴云密布,树木在昏暗中模糊,一江流水浩渺浑厚。

忽然一阵急风卷起水花,轻烟袅袅飘散如雾气。

鸟儿啼啭着栖息于丛竹之中的岭上,人儿躺卧在落英缤纷的村边。

春天泥泞的门巷里,谁来共饮一杯美酒?

注释:“冥冥”,天空昏暗;“昏”,昏暗貌;“浩浩”,水势广大貌;“回风”,旋风;“韵”,水波;“重”,浓重;“入”,附着;“雾痕”,水气凝结的痕迹。

赏析:

首联写江上雨景。江天茫茫,众树迷蒙,一片朦胧。江面宽阔,水流湍急,雨点飞溅,犹如水花,随风飘荡,形成一道道涟漪。这两句写出了雨前江面的景色:天空昏暗,群树模糊,江流广阔而湍激。这为后文写雨声作铺垫。

颔联写江上雨声。“急有”二字,形容风雨声之急促,“无”字,则突出了雨声的细微。这两句写风吹动雨丝,雨点纷纷扬扬地落下,像雾气一样,随风飘散。“急”“无”两字极尽渲染之能事,把风雨之声描绘得惊心动魄,淋漓尽致。

颈联写雨中的景物。“鸟啼”二句是说,鸟儿栖息在丛竹之上,鸣叫着,仿佛在为这场大雨唱赞歌。“鸟啼”与“人卧”相呼应,都写出了诗人在雨中的所见所闻。“鸟啼”二句,以景衬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尾联写诗人独处于春泥门巷。“谁”字反问句式,表明诗人无人共饮的孤寂之感。诗人面对雨景,心情惆怅、孤独,所以无人共饮,只有自己一人独酌而已。

这首诗通过写江上细雨,抒发了诗人独自在雨夜中饮酒时的心情。全诗写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既写出了雨夜江上的幽静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独饮时的愁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