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城闻暮砧,归思忽盈襟。
客久依人遍,亲衰念子深。
青山分岭路,红荔到乡林。
菽水还堪乐,何须季子金。

【注释】:

秋城:秋季的城郭,指福建。归省:回乡省亲。

闻暮砧:听到傍晚的捣衣声。砧声,古代用石击打木制或土制的砧子发出的声音,用以计时。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归思:归家思念亲人的情感。

客久依人遍:长时间在外漂泊,四处流浪。

亲衰:父母年迈,身体衰弱。念子深:思念儿子的心情很深。

青山分岭路:青山横穿山脉。

红荔(lì)到乡林:鲜红的荔枝树开满了故乡的林间。荔,荔枝。

菽水:豆汤水,泛指粗茶淡饭。

季子金:春秋时吴国贵族季札出使鲁国时所赠金,比喻珍贵的礼物,此处用来比喻富贵人家的生活。

【赏析】:

《送客归闽省觐》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对客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客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秋城闻暮砧”描绘了一幅秋风瑟瑟,黄昏时分的秋城画面,暮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

第二句“归思忽盈襟”,诗人感叹自己对家的思念之情突然涌上心头,仿佛要把整个胸膛都填满了。这里的“归思”既指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也暗指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句“客久依人遍”,诗人感叹自己多年来一直奔波在外,四处流浪,无法安定下来。这里既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无奈和辛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艰辛。

第四句“亲衰念子深”,诗人感叹父母年事已高,体衰多病,而自己却无法在身边照顾他们,只能远在他乡,深感愧疚和自责。

第五句“青山分岭路”,诗人描绘了一幅青山横亘,岭路蜿蜒的画面,这是对家乡山水的描绘,也是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第六句“红荔到乡林”,诗人描绘了鲜红的荔枝树开满故乡的林间,这是对故乡美食的描绘,也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最后一句“菽水还堪乐,何须季子金”,诗人感叹粗茶淡饭也足以让人感到快乐,何必追求那些金银财宝呢?这里的“季子金”是指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季札所赠黄金,比喻珍贵的礼物。诗人用此来反衬自己对客人的深厚情谊,表示自己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只希望客人能够平安归来。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