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暗独吟余,疏桐月满除。
虫寒初入户,鼠饿欲侵书。
河汉三更望,江湖两地居。
相思无去梦,今夜恨何如。
《夜怀王校书》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诗句的详细释义及译文,并配以必要的注释:逐句释义:
- “疏桐月满除”:“疏桐”指疏落、稀疏的梧桐树,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月满除”则指的是月亮圆满如盘,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时出现。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梧桐叶落、月亮皎洁如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
- “虫寒初入户”:描述了初冬时节,夜晚的寒冷气息开始侵入屋内的情景。这里的“虫寒”特指秋末冬初,寒气渐起的自然现象;“初入户”则暗示着这种寒意已经悄悄侵袭到室内,给人一种静谧而稍带凉意的感觉。
- “鼠饿欲侵书”:这句通过动物的行为来象征人的孤独和寂寥。“鼠”在这里不仅指老鼠,也借代了那些因饥饿而四处寻找食物的人;“欲侵书”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人对温暖和食物的渴望,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灯昏暗独自吟诵余韵,秋风中的疏桐叶子已经落下。寒气开始从户外渗透进屋内,饥肠辘辘的老鼠似乎想要侵犯我的藏书。银河在三更时分闪耀,我却身处江湖两地之中。相思之情让我夜不能寐,今夜的愁苦该如何排解?
赏析与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高启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被贬,可能因此感到孤独和失意。这首诗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夜怀王校书》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