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注释】

访吕隐君为学上人题墨竹:去拜访隐居的吕隐君,向他请教书法。隐君:指隐居不仕之人。上人:对出家人的尊称。

霭:雾气。春云:春雨后的云雾缭绕的山间云气。

何殊:多么相似。此君:指隐君的字或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隐于山林的吕隐君并为之题诗之作。前两句写访友时所见之景:山房中,竹叶被雨打过,显得格外绿润;透过帘子看,仿佛看到那如云烟般的竹影。后两句写与隐君见面时的情态:我有幸和这幽雅的人相见,与他相比,见到你真是荣幸!

首联“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写访友所见之景。

第一句中的“山房”二字,点明访友之所。第二句中一个“过”字,既写出了细雨过后的景象,又暗示着雨已停歇。

第三句中的“帘影”二字,既写出了窗外景象,又暗示了主人不在。因为作者来访,所以帘幕低垂,挡住了自己的身影。

第四句中的“霭”字,既写出了窗外的云气,又暗示了雨后天晴的景象。第五句中的“春云”二字,既写出了帘幕之上笼罩着一片如烟似雾的美景,又暗示了春日雨后的景色。

颔联“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写访友之时。

这句诗的意思是:能和这位高洁的隐士相会,是多么荣幸啊!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不仕之人。而“此君”则是指吕隐君本人。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吕隐君的仰慕之情。

尾联“何殊见此君”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也是对整个诗句的总结。它既表达了诗人与吕隐君相见之幸,也表达了诗人对吕隐君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