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
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注释】

(1)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古代习俗中用以驱邪的节日。

(2)日炙:阳光炽烈地烤焦榴花。

(3)自焚:形容花香浓烈,犹如自我焚烧一般。

(4)美人裙:端午节时,妇女们会穿彩色丝织长裙,这里泛指节日盛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端午佳节风俗的诗。诗人以榴花喻人,赞美了端午节的风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端午节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日炙态常醺”,描述了榴花在骄阳下的景象。这里的“炙”字用得极为生动,把阳光灼热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态常醺”则形容榴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如同沉醉于酒香之中,形象地描绘出了端午时节的炎热氛围。

第二句“香生若自焚”,进一步突出了榴花的香气。这句中的“若自焚”既表现了榴花香气的浓郁,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香气的赞美。诗人将榴花的香气比作自我焚烧,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榴花的香气更加扑鼻,同时也表现出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人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句“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则是描写端午节的宴会场景。这里的“夜来”指的是夜晚来临之时,而“端午宴”则是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之一。诗人用“淡却美人裙”来形容宴会上的热闹景象,暗喻人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而不再像端午节之前那样沉重压抑。

这首诗通过对榴花和端午节的描述,展现了端午节的风俗和氛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风俗的喜爱之情。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