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流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已沾巾。
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

读史十首·晏婴

莫恨流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已沾巾。

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

注释译文

  • 注释
  1. 莫恨流星堕渭滨:不要因为流星坠落在渭水之滨而感到遗憾。
  2. 出师未捷已沾巾:出兵打仗没有取得胜利就落泪沾湿了衣襟。
  3. 天应留取生司马:上天应该留下这位能存活下来、继续为国家出力的司马。
  4. 归作他年取魏人:将来有一天能够收复魏国。

赏析

  • 赏析一:《读史十首·晏婴》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晏婴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晏婴一生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命运多舛。通过这样的描绘,高启不仅展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的思考。
  • 赏析二:诗中的“莫恨流星堕渭滨”寓意着不要因为眼前的挫折或失败而感到绝望。这句话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而“出师未捷已沾巾”则表达了出征未果便已悲伤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赏析三:最后一句“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则是对晏婴命运的肯定和期待。这句话表明,尽管当前形势严峻,但只要有人继续坚持和努力,就有可能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激励了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的精神。

《读史十首·晏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对晏婴一生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历史和人生的新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