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
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注释】

题画:题在画上。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此诗是借写江南美景,抒写作者的闲适心情,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落日: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青山:青山的影子映在沙滩上。

镜湖:水如镜的湖泊。荷花:夏天开花的水生植物。这里指荷花盛开的季节。

云间树底:云雾笼罩的树梢之间;树底:树梢底下。参差屋: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谁家:哪家。贺家:贺知章故里名。这首诗是作者游览了风景如画的西湖后的即兴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诗,全诗以落日、青山、湖水、荷花为描写对象,写出了夕阳西下时,青山倒映水中,湖面平静如镜,荷花盛开,云蒸霞蔚的美丽景色,并巧妙地点出自己的隐居之处,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中“青山”二字点明了地点。青山倒映在沙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影”是影子,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所以用“影在沙”,既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颜色,又写出了影子与实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同时,“影在沙”,也暗喻了诗人心境的恬淡闲适,他像欣赏青山一样欣赏着自己内心的宁静。

次句“镜湖”,是诗人眼前之景。“波净”则是指湖水清澈透明。“过荷花”,是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诗人的心情无比舒畅。

第三句是写远景。“云间树底”,是说远处的云雾和树林的底部。“参差屋”,是说参差不齐的建筑群。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写自己看到的景象,而只是通过写这些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句“谁家”二字是设问,“贺家”则是答语。诗人没有直接回答是谁的家,而是用了“谁家”这个代词,使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样的写法更富有诗意,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