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
以我无营心,当此独坐时。
为筹世中事,无乐可代兹。
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
万族各萌动,我心岂不知。
頫视方舆静,仰观圆象驰。
灵襟既无际,一形安足私。
持以畀大钧,荣悴非所思。

【解析】

本诗为辛亥(1161年)初春所作。“庚戌”,指宋光宗绍熙四年;“日月坡”,即日山,位于江西铅山,是诗人的隐居地;“无营心”,即无私心之意;“长林寒风息”,即林中长风吹息,指山林幽静;“仰观圆象驰”,即仰望天空,看见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上运行。全诗以议论为主,抒发自己闲适恬淡的心情。

【答案】

译文:

浩月高悬,照耀着月山,我正坐在这里欣赏。我没有杂念,独坐时正好与自然融为一体。为了筹划世上的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树林中的风声停止,春天的气息充满大地。万民都在生长,我的心岂不知?低头看四周,方舆静谧,抬头看天上,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心胸广阔,哪里还有什么界限,形体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把天地万物交给命运决定,荣辱得失都不值得思考。

赏析: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月下赏景,并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前一句写月出,后一句写人入。“浩浩”二字,写出了月光之大,也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惊叹。“受之”,就是承受。“当此”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愉悦。“无营心”是说没有私心,“独坐”是说自己独自坐着欣赏大自然的美。诗人此时的心情很平静,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有才华而沾沾自喜,而是感到自己像大自然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为筹世中事,无乐可代兹。”诗人正在为自己的事情操心,没有什么乐趣可以代替眼前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筹”字,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这是写诗人观赏美景后的感叹,也是对自然界的美好赞美。“长林”指的是茂密的林木,“寒风息”表现了林木的高大茂盛,“春气蔼”则表现了春天来临的气息,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的闲适心情。“无营心”就是无私心,“当此独坐时”则是说在这个时候,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为筹世中事”是指他在为世间的事物操劳,“无乐可代兹”则是指没有什么乐趣可以代替眼前的美景。这里的“独坐”和前面的“无营心”相呼应,表明诗人此刻的心情是很宁静的。“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后发出的感慨:“万族各萌动,我心岂不知。”“万族”指的是世间万物,“萌动”是指开始生长,“岂不知”是说难道不知道吗?这里的“万族各萌动”表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生长的赞叹。“頫视方舆静”,“頫”是俯的意思,“方舆”是大地的意思,这里是形容诗人站在大地上,看着大地上的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仰观圆象驰”,“圆象”指的是太阳和月亮。这里的意思是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飞快地移动。“灵襟既无际”是说心胸宽广到了极点,但“一形安足私”则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存在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灵襟”指的是心胸,“无际”是说心胸无限,没有边界。这里的“一形安足私”是说身体只是一个形体存在,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这里的“无足私”就是不值得留恋的意思。

尾联两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应该交给命运来决定,自己没有必要去计较什么。“持以畀大钧”是说应该将一切交给命运来决定。“荣悴非所思”是说荣辱得失都不是自己所想的,这里的“荣悴”指荣耀和耻辱。这里的“非所思”是指不应该去思考这些。这里的“持以畀大钧”,意思是说把一切都交给命运来决定。这里的“予”是给的意思,“畀”是交付的意思。最后的这句话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