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青山好,舟行复见山。
楚天穷眺望,河水正潺湲。
沙岸人争渡,柴扉夜不关。
向来戎马地,此夕且开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并结合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等进行分析。
“落日青山好”:落日的余辉映照着青山,景色十分优美。
“舟行复见山”:船行到了水边,又看见了山。
“楚天穷眺望”:在楚国的天空下,我极目远眺。
“河水正潺湲”,河水正在流个不停。
“沙岸人争渡”:岸边的人争先恐后地跳入河中。
“柴扉夜不关”:晚上柴门也不关闭。
“向来戎马地,此夕且开颜”:从前这里是战事频繁的地方,现在却要放松心情,畅饮欢乐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田隐居时所作,写他在直河(今湖北黄梅县东)晚泊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写得自然朴素,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首联“落日青山好,舟行复见山”,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落日把青山染成了金黄色,舟行于水,看见青山,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象啊!这两句看似平常的描写,却饱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颔联“楚天穷眺望,河水正潺湲”,写诗人站在高高的江岸上,极目远眺。楚天辽阔无际,诗人的眼界也似乎变得开阔起来。诗人看到滚滚的河水从眼前流过,不禁感叹不已。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万千,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颈联“沙岸人争渡,柴扉夜不关”,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岸边的人们争相跳入水中嬉戏,而夜晚回家时,人们也不关闭柴门。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家乡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尾联“向来戎马地,此夕且开颜”,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诗人说:“这些年来都是战乱不断,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武器,享受和平安宁的时光了。”诗人以自己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倦与反感。
【答案】
①落日的余辉映照着青山,景色十分优美。(落日青山好)②船行到了水边,又看见了山。③在楚国的天空下,我极目远眺
。④河水正在流个不停。(楚天穷眺望⑤岸边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跳入河中。(沙岸人争渡⑥晚上柴门也不关闭。(柴扉夜不关)⑦这些年
来的都是战乱不断,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武器,享受和平安宁的时光了。(向来戎马地,此夕且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