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坛夜气属秋清,礼殿衣冠肃上丁。
风度箫韶闻九奏,露垂银汉转三星。
青松团盖飘香篆,白玉围阑映舞翎。
圣道弥高垂万古,皇恩罔极授群经。

秋丁国学分祀

瑶坛夜气属秋清,礼殿衣冠肃上丁。

风度箫韶闻九奏,露垂银汉转三星。

青松团盖飘香篆,白玉围阑映舞翎。

圣道弥高垂万古,皇恩罔极授群经。

注释:

  • 秋丁:指农历的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在古代常被用来祭祀。
  • 瑶坛:这里指祭祀用的祭坛。
  • 礼殿:祭祀的地方。
  • 风度: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
  • 箫韶: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指代美妙的音乐。
  • 九奏:古代音乐有六律五音,所以九奏指的是九个乐章。
  • 银汉:银河,古人认为天上有一条银光闪烁的星河,即银河。
  • 青松:此处借指松木,因为松木常常被用来制作祭祀用品。
  • 团盖:是指祭祀时用松木制作的伞盖。
  • 香篆:是用香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篆文,用于焚烧祈福。
  • 玉围阑:是用玉石雕刻的栏杆,用于装饰祭祀场所。
  • 舞翎:指跳舞时所持的羽毛装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祭祀活动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祭祀时的庄重气氛和祭祀活动的盛况。首句“秋丁国学分祀”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秋天的祭祀活动。接下来的句子详细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过程,如“瑶坛夜气属秋清,礼殿衣冠肃上丁。”诗人以“秋丁”二字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渲染了节日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祭祀场景。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对音乐、舞蹈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祭祀活动的盛大。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