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秋光满葛巾,未应偏怪白头新。
明珠本自能疑我,沙鸟何心却避人。
一片云轻终过眼,百年论定不随身。
草堂旧在三江上,听水听风知几巡。

赏析《秋怀十二首》

《秋怀十二首》,陆深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天的景致与内心的情感。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更表达了对岁月变迁中人生感悟的深度思考。以下是对其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的具体展开:

原文
总为秋光满葛巾,未应偏怪白头新。
明珠本自能疑我,沙鸟何心却避人。
一片云轻终过眼,百年论定不随身。
草堂旧在三江上,听水听风知几巡。

译文
总为秋光满葛巾,未应偏怪白头新。
明珠本自能疑我,沙鸟何心却避人。
一片云轻终过眼,百年论定不随身。
草堂旧在三江上,听水听风知几巡。

注释

  1. 总为秋光满葛巾:意指满身秋色,如同戴着一顶满是秋风的葛布帽子,形容秋天景色的丰满。
  2. 未应偏怪白头新:表示不应因头发变白就感到怪异,强调年华的增长是自然现象。
  3. 明珠本自能疑我:比喻自己的价值或地位无需他人怀疑,像明珠一样明亮。
  4. 沙鸟何心却避人:沙洲上的鸟儿无心躲避人类,比喻不受世俗影响,保持本性。
  5. 一片云轻终过眼:描述一片轻飘的云彩最终会从眼前飘过,喻指时间的流逝不可挽留。
  6. 百年论定不随身:认为人的一生虽长,但最终命运无法由自己主宰。
  7. 草堂旧在三江上:回忆过去的草堂位置在三江之上,暗示过去的经历仍深植于心。
  8. 听水听风知几巡:通过倾听水流与风声,体会自然的韵律和时间的节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深对自然美景的赞歌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层次丰富,从赞美秋日景色的丰富多彩到感慨岁月无情,再到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每一部分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深邃哲思。特别是通过对“明珠”和“沙鸟”这两个象征物的描述,诗中蕴含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不可抗拒性的接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生命感悟的流露。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