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旗分队卷芳埃,独上姑苏百尺台。
南斗下临东海近,青山多在白云隈。
谩劳此地兴亡恨,共仰中朝将相才。
合是长城应万里,野人林壑卧苍苔。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临姑苏玉峰时,应友人王子升的请求而作。诗中的关键词有:牙旗、芳埃、姑苏、百尺台、南斗、东海、青山、白云、兴亡恨、中朝将相才、长城、野人等。
第一句“牙旗分队卷芳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一支整齐划一的军队,他们挥舞着军旗,浩浩荡荡地开赴战场。这里的“芳埃”可以理解为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和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诗人以“牙旗”为引,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独上姑苏百尺台”,则展现了诗人独立登上姑苏城最高处百尺台的豪迈气概。这里,“姑苏”指的是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登上高台,放眼望去,四周风景如画,不禁感慨万千。
第三句“南斗下临东海近”,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更为遥远的天际。这里的“南斗”是指北斗星,象征着指引方向的明灯;而“东海”则是中国东部海域,象征着辽阔无垠的海洋。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第四句“青山多在白云隈”,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这里的“青山”代表着坚韧不屈的品质,而“白云”则象征着飘渺不定的命运。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态度。
第五句“谩劳此地兴亡恨”,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深刻反思。这里的“谩劳”可以理解为徒劳无功或白费功夫的意思;而“兴亡恨”则指历史上的战争和纷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诗人用这一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共仰中朝将相才”,则转向了现实的政治领域。这里的“中朝”是指朝廷,即中央政府;而“将相才”则指才能出众的人物,通常指宰相和将军。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政治精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的期盼。
最后一句“合是长城应万里,野人林壑卧苍苔”,则以雄浑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这里的“长城”象征着国家的坚不可摧和繁荣昌盛;而“野人林壑卧苍苔”则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此收尾,既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又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情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牙旗、百尺台、南斗、东海、青山、白云、兴亡恨、中朝将相才、长城、野人等关键词的选取和运用,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深度思考和独特见解。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