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裘曾起赴安车,恨杀当年宠丽华。
木槿篱间好风露,芙蓉江上共烟霞。
移将一树浑如玉,老去闲居却枕沙。
陶令闲情空有赋,从来白璧忌微瑕。
羊裘曾起赴安车,恨杀当年宠丽华。
木槿篱间好风露,芙蓉江上共烟霞。
移将一树浑如玉,老去闲居却枕沙。
陶令闲情空有赋,从来白璧忌微瑕。
诗句解析:
- “羊裘曾起赴安车”:陆深回忆起过去,他穿着羊毛制成的袍子,准备乘坐前往朝廷的马车。羊毛袍子是古代的一种保暖衣物,通常由羊毛或毛皮制成。
- “恨杀当年宠丽华”: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被宠爱的强烈情感。”丽华”可能指的是某个受到特别关照的女性,”恨杀”则表示深深的遗憾和不满。
- “木槿篱间好风露”:描述的是木槿花篱间的自然美景。”木槿”是一种植物,以其美丽的花色和较长的花期而闻名。这里的”好风露”暗示了清新自然的气候条件和宁静的环境。
- “芙蓉江上共烟霞”:描绘了在芙蓉江边与天空中飘浮的云烟相映成趣的场景。芙蓉江可能是一种河流的名字,而”烟霞”则常用来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和晚霞。
- “移将一树浑如玉”:通过比喻,形容树木的质地如同玉石一般纯净无瑕。”移将”可能表示移动或搬运的动作,而”一树”特指一棵大树,”浑如玉”则形容其洁白无瑕,如同玉一般珍贵。
- “老去闲居却枕沙”:反映了作者从繁忙到平静转变的过程。”老去”说明年纪的增长,”闲居”表示居住方式的变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忙碌。”枕沙”可能是指躺在河床上睡觉或者在沙地上休息,表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 “陶令闲情空有赋”:引用陶渊明(陶令),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在这里,陶渊明被视为高洁、淡泊名利的象征。”闲情”指的是隐居后的心境,”空有赋”则意味着虽然内心充满诗意,但无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成就。
- “从来白璧忌微瑕”:这句话是对古人智慧的一种体现。”白璧”指的是珍贵的玉器,”微瑕”则指玉石上的小瑕疵。这句话强调了即使是最宝贵的东西也难免有不完美之处,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瑕疵就否定整体的价值。
关键词注释:
- 羊裘:一种用羊毛制成的轻便外衣,常见于古代文人雅士。
- 丽华:可能是对某位受皇帝宠爱的女性的称呼,”丽”意为美丽,”华”指光彩照人。
- 木槿:一种落叶灌木,夏季开花,花朵美丽,常用于观赏。
- 芙蓉江:指中国的一条著名河流,芙蓉花在此得名,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陶令: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的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被誉为“田园诗人”。
- 白璧:指未加工的玉,常用来比喻完美无暇的人或事。
赏析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陆深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个人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从繁忙到平静,再到内心平和的转变过程。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