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红映石泉流,初见牛羊散古丘。
秦晋河山俱重镇,唐虞风土此中州。
雕残极目知生计,慷慨何能与国谋。
头白官僚半文字,东风又上皂貂裘。

晓发权店行两山间流泉耕牧渐触见闻

山花红映石泉流,初见牛羊散古丘。

秦晋河山俱重镇,唐虞风土此中州。

雕残极目知生计,慷慨何能与国谋。

头白官僚半文字,东风又上皂貂裘。

注释

  • 晓发权店:清晨离开权店。
  • 行两山间:在两山之间行走。
  • 流泉:流动的泉水。
  • 耕牧渐触:逐渐接触。
  • 见闻:所见所闻。
  • 红映石泉:红色的石头在泉水中反射。
  • 散古丘:分散到古老的丘陵上。
  • 秦晋河山:指中国北方的秦岭和山西的黄河。
  • 唐虞风土:指唐代和虞舜时期的风土人情。
  • 雕残:形容景物残破、衰败。
  • 极目:极力远望。
  • 生计:生活来源。
  • 慷慨何能与国谋:表达了诗人不能为国家谋划的心情。
  • 头白官僚:年纪已大的官员。
  • 半文字:一半是文,一半是武。
  • 东风又上皂貂裘:春天的东风又吹起,使得身上的皂貂皮大衣再次变得温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风景和感慨个人命运的诗篇。诗人在清晨离开权店,沿着山间流淌的泉水行进,途中逐渐接触到耕牧的景象。他看到鲜艳的山花与石头相映成趣,以及散落在古老丘陵上的牛羊。这些景象触发了他对唐朝和虞舜时期风土人情的回忆。

诗人用“雕残”来描绘自己对眼前景色的无力感受,表达了一种生活困苦、前途未卜的情绪。他的感慨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

最后两句“头白官僚半文字,东风又上皂貂裘”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无法参与的无奈和年岁增长带来的身体疲惫。尽管他曾经是一位有抱负的官员,但现在只能通过穿着暖和的皂貂裘来抵御寒冷的东风。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