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馆阁重离群,渭北过逢正暮云。
髯鬓共惊俱长大,寒暄无处不殷勤。
人皆欲杀偏怜我,老更何求敢负君。
一上陈仓云路永,蜀川歌调况堪闻。

栈道寄康德涵修撰

当年馆阁重离群,渭北过逢正暮云。

髯鬓共惊俱长大,寒暄无处不殷勤。

人皆欲杀偏怜我,老更何求敢负君。

一上陈仓云路永,蜀川歌调况堪闻。

注释:

当年:指过去的岁月里。馆阁:指翰林院。重离群:指远离了朝廷中的同僚朋友。渭北:泛指长安以北。过逢:路过。正暮云:天色已晚。髯鬓:胡须和头发。惊俱:惊讶地同时。长:变白。寒暄:冷暖、问候等人情往来。处:地方。殷勤:热情周到。人皆:众人都。欲杀:想要杀害。偏怜我:特别怜惜我。老更:更加年老体衰。何求:没有什么要求。敢:岂敢,谦词。负:辜负,对不起。云路:指仕途之路。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因秦时陈胜曾于此起义反秦,故称。蜀川:指四川地区,这里以四川代指故乡。歌调:即曲调。堪闻:可以听到。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同僚康德涵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同僚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首联“当年馆阁重离群,渭北过逢正暮云。”回忆了诗人曾经在馆阁中与同僚们一起工作的日子,那时他们都是朝廷中的精英人物,共同为国家效力。然而,如今他们却各自离去,只剩下诗人一人在渭北度过傍晚的时刻。

颔联“髯鬓共惊俱长大,寒暄无处不殷勤。”描绘了诗人和同僚们之间的友谊深厚,他们的胡须和头发都已经变白,但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对彼此的热情。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不忘关心对方的生活和安危。

颈联“人皆欲杀偏怜我,老更何求敢负君。”表达了诗人对同僚们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认为大家都想要杀死他,但是他却唯独怜悯他。因为在他的眼中,他是一个年迈的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反而更加努力地为国效力。

尾联“一上陈仓云路永,蜀川歌调况堪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能够再次踏上通往陕西的路途,继续为国效力。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听到故乡的歌声,感受家乡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感叹时光流逝、表达对同僚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等内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