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瀛东望月华圆,咫尺烟霄万里天。
屏翳驱云怜浩荡,铢衣和露斗婵娟。
良宵嘉会俱难得,天上人间各有缘。
十二阑干须遍倚,莫论风雨是何年。
诗句如下:
蓬瀛东望月华圆,咫尺烟霄万里天。 屏翳驱云怜浩荡,铢衣和露斗婵娟。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蓬瀛之东仰望着满月,月光皎洁如水,洒遍了整个世界。明月之下,天地之间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及。月亮照耀下,云雾散去,天空显得格外清朗辽阔。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中秋夜晚美景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作逐句释义:
- “蓬瀛东望月华圆”:蓬瀛指的是蓬莱仙山,东望则是望向东方,这里形容诗人抬头望向东方,看到一轮圆圆的明月高悬在夜空。
- “咫尺烟霄万里天”:咫尺形容非常近,烟雾缥缈如同轻纱,而霄则指天界,万里天形容天与地的距离遥远而又亲近。这一句描绘出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星空时的感受,月亮虽远但触手可及,让人感到亲切与宁静。
- “屏翳驱云怜浩荡”:屏翳为神话中的神鸟,它驱散云雾,象征着月亮的出现让原本阴沉的天气变得明朗。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视。
- “铢衣和露斗婵娟”:铢衣即仙女穿着的薄如蝉翼的衣裙,和露则是指月亮上的露珠,斗婵娟则是与月亮争辉。这四句诗不仅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还隐含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陆深的《壬寅中秋夜同姜明叔王元采玩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浪漫色彩的诗歌。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捕捉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既展示了陆深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