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分一半,四千里路长风沙。
寒衣欲变难为客,晓梦无凭数到家。
关塞每怜新过雁,山城深护未开花。
向阳剩有闲庭院,满意东来吹帐纱。

【注释】

春分:我国农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而“春分”则表示春季已近一半。这里指春天的中旬,即三月间。

九十日:指九十天。

四千里:形容道路非常遥远,远超过四千里,极言路程之长。

寒衣:冬衣,借指冬季的衣服。

晓梦无凭:没有凭据。

关塞:古时称边关要塞。

山城深护未开花:意谓山城虽深固,但尚未开化或开放。

向阳剩有闲庭院:阳光照射下,只有一些空闲的庭院。

满意东来吹帐纱:意思是说满意的风从东方吹过,把帐幕上的纱吹得飘扬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和思归心情的诗。诗人在春分时节,乘风沙万里的旅途中,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用词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第一句“春分日大风”点明了时间,春分日是仲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时候,正是大风吹起的季节。

第二句“九十日春分一半”,说明诗人走了整整九十天才到了春分,这九百里路途,正好是春分之半。这句写出了诗人行程之远,也写出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第三、四两句写旅途中的艰辛。“寒衣欲变难为客,晓梦无凭数到家。”诗人身在异地,天气寒冷,又远离家乡,难以买到新衣服御寒,只能穿上旧衣服抵御严寒;夜晚梦见自己回家,却因为没有凭证而感到无法实现。两句一正一反,既写出了诗人的困苦,又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

第五句“关塞每怜新过雁”,诗人在途中看到新飞过的雁群,心生怜爱之情。因为雁总是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而北方的人只能望眼欲穿,盼雁南归。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

第六句“山城深护未开花”,诗人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到达了一个山城。虽然这里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植物生长,但诗人仍能见到山上郁郁葱葱的景象,这让他倍感欣喜。这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向阳剩有闲庭院,满意东来吹帐纱”则是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景色的感受。阳光洒满庭院,诗人感到十分惬意,而东风则吹动着帐幕上的纱帘,使整个房间都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

整首诗通过对春分日大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既有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