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雪擎寒气转豪,遍身鳞甲五云高。
自从不受秦封后,风雨年年长翠涛。

【注释】

松隐:隐于松林。弋阳王:指东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官至黄门侍郎。

冒雪:顶着寒气。擎:撑。

五云:这里指松树的枝叶茂盛,如云雾缭绕。

翠涛:指绿色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咏赞王徽之的一首七绝,写他隐居不仕,过着自由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全诗四句中三句都是描写松树,一句写人,结构紧凑,一前一后,相得益彰。

首句“松隐为弋阳王”,点出主人公王徽之的身份,说他隐居在松林之中,这两句看似平常的叙述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王徽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与谢安、孙绰等并称为“江东俊秀”,他的书法飘逸洒脱,名扬天下。然而,他并不贪图荣华富贵,而是选择过清贫闲适的生活。这里的“松隐”二字,既是对王徽之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冒雪擎寒气转豪”,“冒雪”二字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王徽之不畏严寒、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擎”意为支撑、支撑着。这句诗通过描绘王徽之顶风冒雪,支撑着寒冷的气息,形象地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在这里,“擎”字也巧妙地将“冒”字的含义扩展开来,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句“遍身鳞甲五云高”,“鳞甲”一词用来形容王徽之身上的装束,既表现出他身材高大威猛的形象,又暗含着他胸怀壮志、志向远大的意境。这句诗通过对王徽之装束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英勇无畏和高瞻远瞩的气质。而“五云”则是指松树的枝叶茂盛,如同天空中的云彩一般。在这里,“五”和“云”两个词都巧妙地运用了数字和名词的双重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尾句“自从不受秦封后,风雨年年长翠涛”,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描绘王徽之的生活状态。这句诗以时间的推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自从”二字表示从某个事件开始到现在的时间跨度。“秦封”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封赐制度,它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不受秦封”则意味着王徽之不再追求这些世俗名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境界。

在这里,“受封”和“不受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成长,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而“风雨年年长翠涛”则是指王徽之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这里的“翠涛”指的是绿色的波涛,象征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色。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洁、坚韧、英勇、豁达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