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月今日风若掣,今月今日雨不绝。
颓垣败壁补未完,注栋倾盆势尤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悬天但恐星河决。
遥看密泻同织丝,复有大片如飞雪。
夜来沾洒愁图书,似闻挥霍鸣金铁。
昨听父老指顾言,目数群龙迸空裂。
海中沙县全城翻,邑里谯楼半腰折。
皇天高照正森严,圣主中兴自超轶。
岂伊玄化复偶然,无乃苍生自诒孽。
拥衾转辗苦待明,四野茫茫混鱼鳖。
禾头生耳须浪传,灶底产蛙幸虚设。
不然东南财赋区,宁免宵旰劳符节。
小臣幽忧才一家,终岁饥寒讵堪说。
仰天端拜意独深,捧日何能计应拙。
挽回光霁敢望多,今夕明朝事终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辞藻华美、风格多样而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古诗。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重廿五行:诗的第一句,”重二十”可能是指诗的编号或序号,而”五行”在这里可能是指诗歌的内容或主题。

前月今日风若掣:第二句,”前月今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间点,”风若掣”形容风力强劲,仿佛要撕裂物体一般。

今月今日雨不绝:第三句,”今月今日”同样指的是过去的时间,”雨不绝”表示持续不断的下雨。

颓垣败壁补未完:第四句,”颓垣败壁”形容破旧的建筑,”补未完”表示这些建筑尚未修复完毕。

注栋倾盆势尤烈:第五句,”注栋倾盆”形容大雨倾泻而下的样子,”势尤烈”表示雨势非常猛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第六句,”对床”可能指同床共枕的意思,”儿女啼”指的是孩子们的哭声。这两句合起来可能是在描述大雨使得人们无法分辨家人的哭声。

悬天但恐星河决:第七句,”悬天”形容天空被乌云遮蔽,”星河决”比喻大雨将银河都冲刷掉了。

遥看密泻同织丝:第八句,”遥看”形容从远处观看,”密泻”是密集地落下的意思,”同织丝”形容雨如织布般密集。

复有大片如飞雪:第九句,”复有”表示还有更甚的情形,”大片如飞雪”形容雨势之大如同飞雪一般。

夜来沾洒愁图书:第十句,”夜来”指夜晚降临时,”沾洒”是雨水沾湿了的意思,”愁图书”可能是指书籍因雨水而变得潮湿,影响阅读。

似闻挥霍鸣金铁:第十一句,”似闻”形容似乎可以听到,”挥霍”在这里可能是形容雨下得非常猛烈,”鸣金铁”形容雨声如同敲击金属一样。

昨听父老指顾言:第十二句,”昨听”是指昨夜听闻,”父老”指长辈或者有经验的人,”指顾言”可能是他们讲述的故事或者经验。

目数群龙迸空裂:第十三句,”目数”可能是形容数量之多,”群龙”比喻各种事物,”迸空裂”形容事物之间的冲突或者破裂。

海中沙县全城翻:第十四句,”海中沙县”可能是一个地名,”全城翻”形容整个城市都被水淹没了。

邑里谯楼半腰折:第十五句,”邑里”指的是县城里,”谯楼”是一种古代的瞭望楼,”半腰折”形容瞭望楼被洪水冲倒一半。

皇天高照正森严:第十六句,”皇天”是对天的尊称,”高照”形容太阳高照,”森严”形容景象庄严严肃。

圣主中兴自超轶:第十七句,”圣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中兴”表示国家正在经历一段复兴的时期,”自超轶”形容这个国家的兴盛超越了以往。

岂伊玄化复偶然:第十八句,”岂伊”可能是反问的语气,”玄化”在这里可能是指神秘的变化或者力量,”复偶然”表示这种变化不是偶然发生的。

无乃苍生自诒孽:第十九句,”无乃”可能是疑问的语气,”苍生”指的是百姓,”诒孽”意为带来祸害。

拥衾转辗苦待明:第二十句,”拥衾”可能是形容抱着被子取暖,”转辗苦待明”形容在床上辗转反侧,等待天亮。

四野茫茫混鱼鳖:第二十一句,”四野”指的是四周的田野,”茫茫”形容无边无际,”混鱼鳖”可能是形容水灾后的场景,鱼和鳖混杂在一起。

禾头生耳须浪传:第二十二句,”禾头生耳”形容庄稼长得很高,像耳朵一样长了出来,”须浪传”可能是形容庄稼生长得非常旺盛。

灶底产蛙幸虚设:第二十三句,”灶底”指的是厨房底下的空间,”产蛙”可能是青蛙在灶底下孵化或者生长,”幸虚设”形容这些东西虽然存在但实际上没有实际用途。

不然东南财赋区,宁免宵旰劳符节:第二十四句,”不然”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灾难,”东南财赋区”指的是东南地区是重要的财富生产区,”宵旰劳符节”形容为国事操劳到了极点。

小臣幽忧才一家:第二十五句,”小臣”指作者本人,”幽忧”表示内心的忧愁,”才一家”可能是指家庭只有一个人承受这种忧虑。

终岁饥寒讵堪说:第二十六句,”终岁饥寒”形容一年到头都在挨饿受冻的困境,”讵堪说”表示这种生活状况难以用言语表达。

仰天端拜意独深:第二十七句,”仰天端拜”形容向天空深深致敬,”意独深”表示内心的情感非常深沉。

捧日何能计应拙:第二十八句,”捧日”可能是指手持太阳,象征希望和信念,”何能计应拙”表示自己不能预测事情的结果,只能尽力而为。

挽回光霁敢望多:第二十九句,”挽回光霁”形容希望能够挽回晴朗的天空,”敢望多”表示不敢奢望太多。

今夕明朝事终别:第三十句,”今夕明朝”指的是今晚和明天,”事终别”表示事情即将结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连续不断的大雨、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等场景,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元稹通过生动的诗句传达了他对于这场自然灾害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