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难自持,容颜岂常好。
秋高风露劲,黄落纷弱草。
岂无长生药,驰心违至道。
净宇澄垢怀,冥观契元造。
迟回三十年,念此苦不早。
瑶池与元圃,微风荡芝草。
杂诗
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容颜,很难保持自若,我的容貌岂是常青不衰的?
秋风劲吹,露水沾湿草叶,落叶纷纷。难道就没有长生不老药吗?心驰神往却违背了至高无上的道。
内心宁静地洗清污垢,冥观天地自然之道,达到与宇宙同体的境界。
徘徊三十年,想起这些往事,痛苦难耐。
微风吹拂芝草。
览镜难自持,容颜岂常好。
秋高风露劲,黄落纷弱草。
岂无长生药,驰心违至道。
净宇澄垢怀,冥观契元造。
迟回三十年,念此苦不早。
瑶池与元圃,微风荡芝草。
杂诗
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容颜,很难保持自若,我的容貌岂是常青不衰的?
秋风劲吹,露水沾湿草叶,落叶纷纷。难道就没有长生不老药吗?心驰神往却违背了至高无上的道。
内心宁静地洗清污垢,冥观天地自然之道,达到与宇宙同体的境界。
徘徊三十年,想起这些往事,痛苦难耐。
微风吹拂芝草。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这首诗是张太史常甫写给友人的。他告诉朋友自己即将被调往京城工作,所以感到十分难过。他希望朋友能理解自己的心声,并祝愿朋友一路顺风。 “闻子有远役,我心己南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听闻朋友即将远行的消息后,心中产生的悲伤之情。这里的“远役”指的是朋友将要前往远方的工作或学习任务。而“己”在这里表示诗人的内心感受,意为“已”。整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听说朋友要离开自己到远方去工作,便感到内心充满了悲伤。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啖叶势未已,谋生意何愚。 - “啖叶”指的是蚕吃桑叶的动作。 - “势未已”表明蚕持续不断地进食。 - “谋生意何愚”意指蚕在进食时没有智慧地选择食物。 2. 但知厌其腹,宁知用其躯。 - “但知厌其腹”意味着蚕只知道吃饱肚子,而不考虑其他事情。 - “宁知用其躯”则表示蚕不知道利用自己的身躯。 3. 恩深报必厚,功高祸与俱。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取友在异世,贵此肝胆通。 - “取友”意味着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异世”指不同的世界或时代; - “肝胆通”形容彼此间坦诚相待,心意相通。 2. 与子同乡国,笔砚亦屡同。 - “与子”表示与某人同行或相伴; - “同乡国”说明双方有共同的家乡背景或经历; - “笔砚亦屡同”指的是常常在一起用笔墨纸张等工具创作或学习。 3. 一别岁月速,那得不匆匆。 -
【注释】 双台:指钓鱼台,位于今江苏宜兴市西北。高云:高耸入云。碧溪:清澈见底的河流。比邻:近邻,这里指同乡或同道。王公:指权贵,这里泛指达官贵人。把钓已忘鱼:指专心致志于钓竿上,忘却了水中之鱼。禽鱼:指鱼鸟、水鸟等。禽是飞禽,鱼是水鸟。西东:东西方向,泛指四方。出处:《论语·里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席,不谋其床。”原意为:不在那个位置,就不去谋划那个职位的事。后泛指进退出处。优游
玉华杂咏三首蓬壶 群仙历万劫,三山乘六鳌。 琪树连瑶草,珠宫贝阙高。 归来玉华子,新制六铢袍。 注释: 1. 玉华杂咏三首蓬壶:指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古风》中的第三首诗,题目中的“杂咏”表示这是多首诗歌的合集,共有三首。 2. 群仙历万劫:形容神仙们在天地间历经了无尽的岁月。 3. 三山乘六鳌:形容神仙们在蓬莱山上乘坐着六只巨鳌的船只。 4. 琪树连瑶草:形容树上生长着像美玉一样美丽的树木
玉华杂咏三首 蓬壶 雨洗碧色鲜,风来清香远。 田间的田畦绿意盎然,清新自然; 池塘边的荷花亭亭玉立,清幽怡人。 田田既堪悦,亭亭若可饭。 翠绿的荷叶层层叠叠,令人赏心悦目; 粉嫩的荷花娇艳欲滴,让人垂涎欲滴。 幽期当南轩,微波坐成晚。 与好友约定在南边的轩窗下相聚, 坐在微风轻拂的池塘边欣赏晚霞。 注释: - 碧色鲜:形容绿色的颜色鲜艳、明亮。 - 清风远:形容清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