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新人不如故,今见旧钉不如新。沙沈苔卧土花涩,钻刺无功愁杀人。
嗟尔钉同一铁先,颖脱遂鸠拙。不见赤日中,炙手或可热。
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说。噫嚱嘘少妇利口,可以出走。
疆奴制家,闭目摇手。国之老成,典刑谁守。岁寒之姿,松柏是有。
愿汝且弗嗔,劝汝一杯酒。可怜旧钉曾为新,那愁新钉不为旧。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新钉篇(诗题)
    曾闻新人不如故,今见旧钉不如新。沙沈苔卧土花涩,钻刺无功愁杀人。

  2. 注释:这首诗以“新钉”为主题,通过对比新人和旧钉的不同表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句中的“曾闻”、“今见”,表明了诗人对新旧变化的关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3. 嗟尔钉同一铁先(首联)
    颖脱遂鸠拙。不见赤日中,炙手或可热。

  4. 注释:首联“嗟尔钉同一铁先”意为叹息那些同为铁质的钉子,它们曾经是坚固的,而现在却变得脆弱。“颖脱遂鸠拙”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旧钉子失去了原有的锋利,变得笨拙无用。尾联“不见赤日中,炙手或可热”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易逝。整首诗通过对新旧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5. 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说(颔联)
    噫嚱嘘少妇利口,可以出走。疆奴制家,闭目摇手。国之老成,典刑谁守。岁寒之姿,松柏是有。

  6. 注释:颔联“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说”意味着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遵循着一种规律,就像太阳照耀万物一样,而人类社会的变化也同样难以预测。“噫嚱嘘少妇利口”指的是那些善于言辞、能言善辩的女子,她们的话语可能会让人改变主意。而“疆奴制家”则形容一些统治者或家庭主人对家人的严厉管教,使他们只能顺从。尾联则通过赞美松柏这种坚韧不拔的植物来表达对坚持正道、不畏艰难困苦的人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原则、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的思考。

  7. 愿汝且弗嗔,劝汝一杯酒(颈联)
    可怜旧钉曾为新,那愁新钉不为旧。

  8. 注释:颈联“可怜旧钉曾为新,那愁新钉不为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他看到了过去被认为破旧的钉子现在却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而新的钉子也许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陈旧。这暗示了无论新旧,都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9. 赏析:这首五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新旧变化的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也展现了他对坚守原则、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