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被言后作:指因被指责而作诗。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才能出众的人往往担心被人非议,保持清白的人容易遭受诽谤和陷害。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我的一生本来不拘小节,何必在乎当年的流言蜚语?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我担任官职时,常常觉得自己如同站在高处坠落一般。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每次犯错都感到惊恐不安,因为名声不显久已感到惭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到了中年的时候,我才回到故乡的故居,却已经过了三年时间,甘愿被贬斥抛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如果坚持操守不够坚定,那么出仕与退隐就会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我再次来到京城,漫长的旅途果然颠簸不堪。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显赫的明君贤士的时代,贤能之士云集,各司其职。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悬挂的玉爵等待着朝廷的赏识,但我并非是那些能够通达时务的人才。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面对别人的言论,我不敢有丝毫的异议,默默地为自己的志向和前途感到悲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遭遇和感慨。首联描绘了作者被指责的情境,颔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清白和操守的重视。颈联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于仕途的看法和自己的处境。尾联则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失意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