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
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
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
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注释
- 食柏生香事有征:指柏树能散发出香味,这在古代是一种吉祥的征兆。
- 吾生物化岂无凭:我的一生和变化都有所依据,即我的生命是有根源的。
- 笋乡嗜久枯同竹:比喻竹子生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与磨难。
- 梵夹翻多瘦亦僧:梵夹是佛教经书,这里指佛经。
- 荤血断来余紫蓼:用紫蓼来象征牺牲或奉献。
- 衣冠抛尽只朱藤:形容自己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精神的自由。
- 荒芜田业关何事:荒废农田对我并不重要。
- 已种南湖十亩菱:已经在南部湖泊中种了十亩菱角。
译文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闻到柏树散发的香气,就知道这是吉祥的征兆。我一生的遭遇都有根据,就像植物的生长和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竹子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最终都能坚韧不拔,正如我的人生一样。佛教的经典有很多,但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我只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我在世俗中付出了很多(比如牺牲或奉献),但现在我已经抛弃了这些,只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对我来说,荒废农田并不重要,我已经种植了南湖的十亩菱角。
赏析
《览镜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此诗通过观察自己的容颜,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食柏生香事有征”和“吾生物化岂无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变化都有依据的认识。这种认识源于他的信仰和信念,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有根源的。这种信仰和信念使得他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诗中的“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以及“荤血断来余紫蓼”等句,描绘了作者在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经历。这些经历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精神的追求。相反,他认为这些经历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们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诗中的“衣冠抛尽只朱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荣华富贵的淡泊。他认为这些荣华富贵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只有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最宝贵的。这种思想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中的“荒芜田业关何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漠然态度。他认为这些琐碎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态度体现了杜甫的豁达和洒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