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参宫树殿东西,树里青山落日低。
回首旌旗犹未定,晚来风起玉河堤。

【注释】

三月十八日:即三月十六日(1697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城西:指北京城南的西城,是明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并:同“合”。玉河:指通惠河,是元、明时连接大都和通州的大运河支线。北见宫树参差山:从城西边的玉河边向北望去,只见宫殿树木参差错落,山上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低矮。隐映:隐没、显现。时已薄暮:天色已晚。无人声:没有人的声音。独二骑云:只有两匹马在天空中飘动,像是云一样。云:形容马行走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二月。诗人自南郊回京,途经城西玉河时作此诗。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高入云端的宫树和远处的山峦,以及斜阳中的玉河堤岸,都沐浴在这金色的霞光里。颈联写情,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感慨万千。尾联以“独二骑”收束全诗,表现出作者孤傲不群的形象。

诗的意境很美,但诗的格调却有些低沉。这种风格与作者一贯的豪迈气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它既继承了王士祯诗歌的传统,又有所发展。王士祯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许多山水诗都有画意,如《秋柳》、《香润亭》等。但他的山水诗往往有感而发,带有某种寄托或寓意。例如《香润亭》一诗,就是以亭子为题,通过写香润亭的风光来抒写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这首诗也是如此,它虽然写的是自然景观,但却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因此,尽管这首诗的风格比较低沉,但它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