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何嫌一问津,津头不是偶耕人。
北徐太守刀盘兽,东郡诸侯玉刻麟。
明月就予分半席,好风藉尔作南邻。
亦缘世路从迟算,赢得逍遥泗水滨。

【注释】

次韵杨西屿少参徐兖道中即事

远客何嫌一问津,津头不是偶耕人。

北徐太守刀盘兽,东郡诸侯玉刻麟。

明月就予分半席,好风藉尔作南邻。

亦缘世路从迟算,赢得逍遥泗水滨。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诗,酬和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而作的诗歌,一般不涉及政治,不抒发感慨、不平,而是借咏物抒怀。这首诗就是应杨西屿少参之请而作。杨西屿(1602-1649),字元美,号东江,山东济宁卫(今山东汶上)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此诗是他在赴济南途中,在徐州道中即兴所作,以自娱。

首联“远客何嫌一问津”,点明自己的身份:一位远行而来的客人。“问津”典出《庄子·渔父》,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海边,看到渔父在捕鱼,便上前问道:“您是否愿意让我渡过这条河?”渔父回答:“你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渡河呢?”孔子说:“我听说鱼相濡以沫时,彼此不伤害对方;我乘着小船渡河时,如果不小心,恐怕会掉进水里淹死。您愿意救我吗?”渔父回答:“我是鱼啊!怎么敢救你呢?”“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有渡不过去的地方,就像鱼不能互相救起一样。”孔子又问:“那么,君子怎样才能到达彼岸呢?”渔父答道:“君子要像水一样流动自如地前进,才能到达彼岸。所以,孔子最终没有渡过去。孔子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惭愧,于是辞别渔父继续前行。这里用来表达自己对杨西屿这位同乡好友的尊敬之情。

颔联“北徐太守刀盘兽”,写徐州太守的威武形象。“刀盘”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齐侯使连称成纪二子来奔……齐侯曰:‘嗟乎!士之虎狼也,岂可当吾民哉!’乃馈之丘牛白幨。”杜预注云:“齐侯赏其勇敢如猛虎、如恶狼,但不可与百姓共处。于是赐之以牛、羊、羔羊、白皮,以示恩惠。”此处用来比喻徐州太守的威严和勇猛。“玉刻麟”出自《左传·文公六年》:楚灵王喜欢打猎,曾派人到郑国去购买猎物。郑国的商人把一只鹿送给楚王,楚王很高兴。郑国人知道楚王喜欢杀生,便把猎获者捆绑起来,用刀劈开他的肚子,取出肝来献给楚王,又割下左耳给楚王作为玩物。楚王十分高兴,赏赐给那个猎手一把宝剑。猎手将这把宝剑献给郑国的子产,子产收下后交给了太史官。后来楚王又派人向郑国索要那把宝剑,郑国派兵攻打楚国。楚王只好亲自出城迎敌,并派使者向子产道歉,表示不再索取宝剑。郑国的子产说:“楚国已经杀了我们国君,我们不能再给他们做臣仆了。”于是拒绝归还宝剑。楚王十分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将郑国的都城迁往新郑。后来楚国果然灭亡了。这里用来比喻东郡诸侯的尊贵和威武。“玉刻麟”也是赞美徐州太守的勇武和尊贵。

颈联“明月就予分半席,好风藉尔作南邻”。写自己在徐州道中的所见所感。“明月”出自《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秀阳,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授衣。”这里的“明月”是指月亮明亮的样子。“好风”指微风吹拂。这两个词分别来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莫我知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的“好风”指的是微风轻拂。这两个词分别取自《论语·子张》:“子曰:‘殷有三士——比干、箕子、微子……’”这里的“好风”指的是微风轻拂。这两个词分别取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在河之浒……”这里的“好风”指的是微风轻拂。这两个词分别来自《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明月就予分半席”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仿佛把我当作宾客般对待。“好风藉尔作南邻”的意思是: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如同把我当作邻居一样。这两个词都是赞美徐州太守对自己热情款待的诗句。

尾联“亦缘世路从迟算”,表达自己对于世俗道路的无奈和感慨。“亦缘”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已矣。”这里的“亦缘”意为:我也是因为世俗的道路走得太慢才选择隐居的。“迟算”意为:我也是因为世俗的道路走得太慢才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这两个词都取自《诗经·邶风·终风》:“燕燕终兮,差池并兮。劳心悁悁兮,孔疚累累兮……终风且霾兮,荡荡兮!”这里的“迟算”指的是因为世俗的道路走得太慢而选择隐居。这两个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道路的无奈和感慨之情。“赢得逍遥泗水滨”意思是:因此我才选择了在泗水边上逍遥度日的生活。“逍遥”一词取自《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里的“逍遥”意为: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约束。“泗水”指泗水河边,这里是作者隐居之地。这两个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译文】

远行的人为何对我这般好奇,只是我并非寻常之人;

北方的徐州太守刀锋锐利如兽,东郡的诸侯雕刻麒麟如神物;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我半个房间,轻柔的微风为我送来了温暖;

也因为我选择了顺应世俗的道路,所以能够逍遥自在地在泗水河畔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